發布時間:2012-12-14 共1頁
X型題1
一、X型題
1.對肥達反應的結果評價正確的是:
A."O"抗體上升,"H"抗體不上升,可能是發病早期
B.早期應用抗生素對抗體效價無影響
C.可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反應
D.僅有"H"抗體升高而"O"抗體不增高,是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E."O"抗體效價≥1/80及"H"抗體≥1/160,有輔助診斷意義
正確答案:ACDE 解題思路:肥達反應(wR)臨床意義:(1)O和H:凝集效價均增高時,多見于傷寒患者。(2)O、A、B及C中任何一項增高時,多見于甲型、乙型、丙型副傷寒。(3)已患過傷寒者,或注射過傷寒疫苗者,可出現效價增高。(4)極少數患者,可出現H效價增高,而O效價不高,被認為是VI抗原的影響。(5)其他沙門茵感染。
2.疫源地消滅的條件為
A.傳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攜帶病原體
B.傳染源散播外界環境的病原體被徹底消滅
C.周圍所有易感者經該病的最長傳染期后不在發病
D.周圍所有易感者經該病的平均潛伏期后不在發病,
E.周圍所有易感者經該病最長潛伏期后不在發病
正確答案:ABE 解題思路:疫源地消滅的條件: (1)傳染源已被遷走(住院、治愈或死亡)。(2)通過各種措施消滅傳染源排至外環境中的病原體。(3)所有易感的接觸者已度過該病的最長潛伏期而未發病或感染。
3.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有
A.判斷暴露時間,尋找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B.確定接觸者留驗、醫學觀察或檢驗期限
C.確定免疫接種時間
D.評價預防措施效果
E.有助于判斷暴發流行類型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其應用:(1)潛伏期的長短可影響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短潛伏期傳染病來勢猛,停息快,常呈暴發型,如流行性感冒;而長潛伏期傳染病的流行持續較久。(2)根據潛伏期判斷患者受染時間,以追索傳染源和確定傳播途徑。(3)根據潛伏期的長短,確定接觸者的留驗、檢疫或醫學檢驗期限。一般以常見潛伏期增加1~2天。對危害嚴重的傳染病可按最長潛伏期或有關規定予以留驗或檢疫。(4)根據潛伏期確定免疫接種時間,如麻疹只有在潛伏期最初5天內施行被動免疫才能有效。(5)根據潛伏期評價某項預防措施效果。如實施某項預防措施以后,經過一個潛伏期后病例下降,可認為有可能與該項預防措施有關。
4.健康病原攜帶者的流行病學意義,主要取決于
A.攜帶者的衛生習慣
B.攜帶者的性別
C.攜帶者的職業
D.攜帶者的年齡
E.攜帶者所處環境的衛生水平
正確答案:ACE 解題思路:健康病原攜帶者(healthycarrier)整個傳染過程均無明顯癥狀而排出病原體者稱為健康病原攜帶者。這種攜帶者只能由實驗室檢驗方法證實。病原攜帶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大小,不僅取決于攜帶者的類型、排出病原體的數量,持續時間,更重要的取決于攜帶者的職業、生活行為、活動范圍,以及環境衛生狀況、生活條件及衛生防疫措施等。
5.有關傷寒下列哪些是錯誤的
A.白細胞數增高
B.中性粒細胞增多
C.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
D.嗜酸性粒細胞消長對診斷和病情評估有價值
E.血小板數常見降低
正確答案:ABE 解題思路:傷寒鏡下檢查,炎癥細胞的浸潤以巨噬細胞為主而無中性粒細胞,此種巨噬細胞可大量見于小腸潰瘍的底部及周圍,具有強大的吞噬能力,胞質內含被吞噬的淋巴細胞、紅細胞、傷寒桿菌及壞死組織碎屑,是本病的相對特征性病變,故又稱"傷寒細胞"。若傷寒細胞聚集成團,則稱為傷寒肉芽腫或傷寒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