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與誤診率密切相關的試驗性能是
A.敏感性
B.特異性
C.準確度
D.陽性預告值
E.似然比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試驗的特異性指檢測對照組時的陽性率,陽性率越高,特異性越高,誤診率越低。
2.試管凝集試驗常用于
A.抗原定性
B.抗體定性
C.抗原定量
D.抗體半定量
E.抗體定量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試管凝集是將待檢抗血清進行稀釋,與一定量的已知抗原反應,以出現明顯凝集所需抗血清的量(稀釋度),判斷待檢抗體的效價。
3.機體調節酸堿平衡的機制不包括
A.血液中的緩沖體系
B.細胞內外的離子交換
C.肺的呼吸作用
D.腎臟的排酸保堿功能
E.肝臟的生物轉化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肝臟生物轉化是指非營養物質轉化或水溶性增加和毒性減低,與使血液pH維持在7.35~7.45之間的調節機制無關。
4.ELISA常用的固相材料為
A.NC膜
B.聚苯乙烯
C.磁性顆粒
D.尼龍膜
E.凝膠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聚苯乙烯可塑性好,透光性能強,能較好吸附蛋白質抗原或抗體。
5.與抗原抗體反應強度關系最為密切的抗原性質是
A.物理性質
B.抗原表位
C.化學結構
D.生物活性
E.分子量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抗原抗體反應的基礎是抗體可變區與抗原分子表位之間的結合,抗原的表位數量、性質將決定與抗體結合的強度。
二、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8題共用備選答案)
A.弛張熱
B.稽留熱
C.間歇熱
D.微熱
E.馬鞍熱
答案 A B C D E 6.腎盂腎炎的發熱類型是
答案 A B C D E 7.肺結核的發熱類型是
答案 A B C D E 8.腸傷寒的發熱類型是
正確答案:6.A,7.D,8.B 解題思路:弛張熱是指一天內體溫相差1℃以上的發熱,如化膿性疾患(肝膿腫,膽道感染,腎周膿腫,膈下膿腫,腎盂腎炎,骨髓炎),敗血癥,亞急性心內膜炎,粟粒性結核等。稽留熱是指體溫持續在38℃以上,日差在1℃以內的發熱,見于腸傷寒、細菌性肺炎等。間歇熱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發熱與正常體溫周期交替變化,如回歸熱、布魯菌病、鼠咬熱等。微熱指持續37.5℃上下的低熱,常見于慢性感染和肺結核等。馬鞍熱指發熱數日,退熱一日,又再發熱數日,見于登革熱。
(9-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遲緩期
B.對數期
C.黑暗期
D.穩定期
E.衰亡期
細菌處于生長曲線的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
答案 A B C D E 9.細菌繁殖數與死亡數大致相等
答案 A B C D E 10.細菌對外界環境因素較敏感
正確答案:9.D,10.B 解題思路:對數期細菌的形態、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較典型,對外界環境因素的作用較敏感;穩定期因培養基中營養物質消耗、毒性產物積聚、pH下降,使細菌繁殖速度漸趨下降,細菌死亡數逐漸上升,細菌繁殖數與死亡數大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