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臨床教學階段的醫學倫理學問題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摘要】醫學模式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療服務也由傳統的單純治療型、被動的醫療服務逐漸轉變為主動參與、醫患互動的醫療服務模式。醫學科學的進步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使醫學教育既要努力提高醫師的醫療知識、技能,又要兼顧醫患交流技能的培養。因此,繼續醫學教育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經常遇到倫理學問題。突出表現在醫療實踐與臨床教學的矛盾、患者知情權與臨床教學之間的矛盾、患者隱私權與臨床教學之間的矛盾和臨床教學與醫療環境之間的矛盾。針對上述矛盾,在醫療和教學過程中應嚴格遵循醫學倫理原則,臨床教員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加強醫患溝通技巧教育,培養進修醫師處理新型醫患關系的能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合理把握進修醫師的醫療參與度。只有深入加強臨床教學過程中醫學倫理學教育,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教學關系,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適應新形勢的醫學人才。

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使得醫學模式和醫療服務模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傳統的單純治療型、被動的醫療服務也逐漸轉變為主動參與、醫患互動的醫療服務模式【1】。醫學科學的進步要求醫學人才具有更高的醫學技能,而醫學模式的轉變使患者享有更高的醫療權力,醫學教育既要努力提高醫師的醫療知識、技能,又要兼顧醫患交流技能的培養。因此,加強臨床教學階段的醫學倫理學教育至關重要【2】。

1臨床教學階段的醫學倫理學問題

臨床教學不同于課堂教學,具有學習形式特殊、實踐性強、有一定的醫療風險和醫德水準要求高的特點。目前,“以病人為中心,以健康為目的”貫穿整個醫療實踐活動之中,臨床教學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經常遇到醫學倫理學問題。

1.1醫療實踐與臨床教學的矛盾。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下,患者及其家屬要求得到最佳的醫療服務,雖然他們有一定的作為教學對象的義務,但是很多患者及家屬不愿意被當作示教對象,或者拒絕讓進修醫師進行診療操作。因此,一些常見的癥狀、典型的體征、常規的操作等,進修醫師有時常無法體會到。但是,作為教學醫院,作為帶教老師,有義務為進修醫師提供各種臨床教學服務,進修醫師也有權利在醫院進行各種臨床活動。這使帶教老師經常面對學員與患者的權益陷入兩難之地。

1.2患者知情權與臨床教學之間的矛盾。在單純治療型、被動的醫療服務模式下,教師一旦發現典型病例或疑難病例,可馬上帶著學員進行床邊教學,患者或其家屬只能被動接受。目前,隨著患者的維權意識逐漸加強,以自主權為核心的知情同意原則已成為患者權利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醫護人員要尊重患者的權益,故在進行臨床示教前,必須先與患者或其家屬充分溝通,取得同意后方能進行。也正因如此,教師與學員常陷入尷尬之中,有時甚至遭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拒絕。

1.3患者隱私權與臨床教學之間的矛盾。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患者隱私權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另一方面,隨著國家法制的逐步健全,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的出臺,要求醫護人員義務尊重病人的意愿,保守秘密,保護病人隱私【3】在臨床教學過程中,把患者作為教學上的“活教具”讓學員觀摩實習,尤其關于患者的個人信息、身體的隱私部位、個人的秘密等,這使患者感到是對自身人格、自尊的侵犯和傷害。此種情況時有發生。尤其對性傳播疾病患者進行臨床示教時,就有可能違反尊重病人隱私權。

1.4臨床教學與醫療環境之間的矛盾。醫療行業是特殊的服務行業,醫療環境越來越復雜,學員在醫院學習已經遠遠超出了與單純的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收費和看病之間的關系,沒錢要不要治療、可不可以停藥等復雜的醫療市場行為,往往會給學員帶來困惑和迷茫。如何恰當地處理這些問題,保證學員健康的學習,不過早的隨波逐流是教員和學員都要面對的問題。

2建議與對策

學員臨床學習階段是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的關鍵時段,是決定學員此后醫療行為的重要時期。因此,要加強醫學倫理學教育,正確處理臨床階段的醫學倫理學問題。

2.1在醫療和教學過程中應嚴格遵循醫學倫理原則。醫務人員在醫療和教學中應一切從患者的利益出發,權衡利弊,充分尊重患者的權利和要求,嚴格遵循醫學倫理原則,盡可能減少對患者造成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傷害。醫務人員切不可以醫者自居迫使患者不自愿接受臨床示教。醫生在征得患者同意示教后,應承諾不影響其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還應向患者如實講明進修醫師所要觀察的病征、部位,所要了解的病情等;并告知患者進修醫師的人數、性別等,讓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和臨床示教的意圖,同時還要感謝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在醫療和教學過程中保護患者的隱私,是醫務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規范。涉及患者隱私或隱私部位,沒有患者的同意,醫務人員不得泄露,也不得讓進修醫師在場觀摩。在臨床示教前,醫務人員(臨床教師)應告誡進修醫師注意保守患者的醫療秘密,不得隨意議論患者的隱私,要有嚴肅的醫療態度,避免對患者產生言語或動作的不良刺激。只有嚴格遵循醫學倫理原則,才能保障患者權利不受侵害,才能保證患者對醫療和教學的支持與配合。

2.2臨床教員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臨床學員處于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的關鍵階

段,教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至關重要。因此,要強化臨床教員的帶教作用,臨床帶教教員要以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教育進修醫師【4]。首先,作為醫務人員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各種權益,尊重患者對醫療的奉獻精神,不能歧視甚至厭惡患者,要關心開導,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醫務人員還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正確診斷,合理用藥,精心治療,盡可能減少對患者造成身心和經濟上的傷害。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真正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讓患者有“醫者有德”之感。醫務人員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貫穿于醫療和教學的始終,要把優良的職業道德修養言傳身教給進修醫師,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人生價值觀,成為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比如:教學查房時,通過與患者有效交流,使進修醫師客觀認識醫患關系中相互了解、相互承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重要性;病歷書寫時,用詞的準確可讓進修醫師領會醫生的倫理和法律責任;當病人出現病情變化并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或做一些有創診療操作甚至手術前,可以通過與家屬的談話讓進修醫師了解醫患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在解決醫療糾紛時,讓進修醫師體會醫療技術方面和非醫療技術方面各自對醫患關系的影響;在討論危重病人的治療方案時,讓進修醫師感悟應當怎樣權衡病人的權利和醫生的醫療決策權利。

2.3加強醫患溝通技巧教育,培養進修醫師處理新型醫患關系的能力。醫患關系是醫學倫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醫患關系本身就具有倫理性【5】.和諧良好的醫患關系是醫療和臨床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因此在診治過程中,醫務人員對患者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要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患者要態度和藹親切,認真傾聽他們的訴說,耐心解釋他們的疑慮,為他們保守醫療秘密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當患者真切感受到醫務人員對他們的關懷、理解和尊重,就會產生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和相互理解,才能建立和諧良好的醫患關系。患者會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也會配合臨床教學工作的進行。

2.4改進教學方法,合理把握進修醫師的醫療參與度。對教學方法結合臨床實際進行改進,合理把握進修醫師的醫療參與度,在合適的范圍內充分讓進修醫師參與,對不便臨床示教的內容或教學難點,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如多媒體教學非常直觀形象地反映教學內容特別是涉及隱私部位的體格檢查和一些操作示教,可以減少患者隱私的暴露和操作不當對患者的傷害;啟發式教學可以通過對一些具體病例的分析,針對教學難點、病史采集中的重點不突出、陽性及重要陰性體征的遺漏以及鑒別診斷等,啟發和引導進修醫師正確分析和解決問題;還可以采取討論式教學組織進修醫師們分析某個病例,來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疾病及其治療與預防,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提高臨床教師與進修醫師的教學能動性,把課堂中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總之,嚴格遵循醫學倫理原則,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改進教學方法,合理把握進修醫師的醫療參與度,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提高醫師(帶教老師)和學員的職業道德修養,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就能有效避免在臨床教學中倫理問題的發生,有效保障醫療和臨床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利于培養出優秀的醫學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1】劉瑜。醫院的醫學倫理學教育【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2,15(4):63.【2】馮瓊。重視醫學倫理學的作用【J】。特區展望,2000,(1):45.【3】梁迎輝,董曉彤,單偉穎。影響護患關系因素研究【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5,22(1):48.【4】武惠庭。完善醫學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內容【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3,16(4):60.【5】李潤華,劉耀光。醫學倫理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1.44.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