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十問歌―問飲食與口味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十問歌》即是:“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問飲食與口味包括詢問口渴、飲水、進食、口味等幾個方面。應注意有無口渴、飲水多少、喜冷喜熱、食欲情況、食量多少,食物的善惡、口中有無異常的味覺和氣味等情況。

  1、問口渴與飲水

  詢問患者口渴與飲水的情況,可以了解患者津液的盛衰和輸布情況以及病證的寒熱虛實。

  (l)口不渴:為津液未傷,見于寒證或無明顯,熱邪之證。

  (2)口渴:口渴總由津液不足或輸布障礙所致。臨床可見如下情況。

  ①口渴多飲:即病人口渴明顯,飲水量多,是津液大傷的表現。多見于實熱證,消渴病及汗吐下后。

  ②渴不多飲:即病人雖有口干或口渴感覺,但又不想喝水或飲水不多。是津液輕度損傷或津液輸布障礙的表現。可見于陰虛、濕熱、痰飲、瘀血等證。

  臨床上口渴與飲水的辨證應根據口渴的特點、飲水的多少和有關兼癥來加以綜合分析。

  2、問食欲與食量

  詢問患者的食欲與食量,可以判斷患者脾胃功能的強弱,疾病的輕重及預后。

  (1)食欲減退與厭食:食欲減退,又稱“納呆”、“納少”,即病人不思進食。厭食又稱惡食即厭惡食物。不思飲食與厭惡食物,大體上有兩種情況,百分百考試網整理一是不知饑餓不欲食,二是雖饑亦不欲食或厭惡食物。二者病機均屬脾胃不和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所致。

  ①食欲減退,患者不欲食,食量減少,多見于脾胃氣虛、濕邪困脾等證。

  ②厭食,多因傷食而致。若婦女妊娠初期,厭食嘔吐者,為妊娠惡阻。

  ③饑不欲食,是患者感覺饑餓而又不想進食,或進食很少,亦屬食欲減退范疇。可見于胃陰不足證。

  (2)多食易饑,是患者食欲亢進,食量較多,食后不久即感饑餓,又稱為“消谷善饑”,臨床多伴有身體逐漸消瘦等癥狀。可見于胃火亢盛、胃強脾弱等證。亦可見于消渴病。

  總由胃的腐熟太過而致。

  (3)偏嗜,是指嗜食某種食物或某種異物。其中偏嗜異物者,又稱異嗜,若小兒異嗜,喜吃泥土、生米等異物,多屬蟲積。若婦女已婚停經而嗜食酸味,多為妊娠。

  詢問食欲與食量時,還應注意進食情況如何。如病人喜進熱食,多屬寒證;喜進冷食多屬熱證。進食后稍安,多屬虛證;進食后加重,多屬實證或虛中夾實證。百分百考試網整理疾病過程中,食欲漸復,表示胃氣漸復,預后良好;反之,食欲漸退,食量漸減,表示胃氣漸衰,預后多不良。若病重不能食,突然暴食,食量較多,是脾胃之氣將絕的危象,稱“除中”。實際上是中氣衰敗,死亡前兆,屬“回光反照”的一種表現。

  3、口味

  口味,是指病人口中的異常味覺。口淡乏味,多因脾胃氣虛而致。口甜,多見于脾胃濕熱證。口粘膩,多屬濕困脾胃。口中泛酸,可見于肝膽蘊熱證。若口中酸腐,多見于傷食證。

  口苦,屬熱證的表現,可見于火邪為病和肝膽郁熱之證。口咸,多屬腎病及寒證。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