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傷科佳藥骨碎補幾則單驗方

發(fā)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骨碎補,又名猴姜、申姜。骨碎補的藥用,始載于唐朝的《開寶本草》一書。因為它治愈了唐明皇寵妃的骨折傷痛,唐明皇親賜這個美名——骨碎補,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骨碎補性味苦、溫。入肝腎經(jīng)。具有補腎、活血、止血的功效,能治腎虛久瀉、腰痛、齒痛、風(fēng)濕痹痛、耳鳴、跌打閃挫、骨傷、闌尾炎、斑禿、雞眼等。此外,它在止血、止痛方面的功效也很顯著。

  下面介紹幾則單驗方如下:

  耳鳴:骨碎補適量去毛切碎后,用生蜜拌,蒸2小時,曬干,搗末,與豬腎共燉,喝湯吃肉。

  牙痛:鮮骨碎補30~60克(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喝湯。勿用鐵器煮。

  接骨續(xù)筋:骨碎補120克,浸酒500毫升,分10次內(nèi)服,每日2次;另曬干研末外敷。

  跌打損傷、腰背關(guān)節(jié)酸痛:骨碎補(去毛)15~30克,水煎服。

  斑禿:鮮骨碎補30克、鬧羊花9克,浸泡在高梁酒內(nèi),十天后用棉球擦患處。

  牙周炎、牙本質(zhì)過敏和牙痛:骨碎補與豬腰同煨,喝湯吃豬腰。

百分百考試網(wǎng)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