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麻疹(measles)臨床表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較規(guī)則,約10±2天,有被動免疫者可延至20~28天。在潛伏期末可有低熱。典型兒童麻疹可分以下三期。

  (一)前驅期 從發(fā)病到出疹約3~5日。主要癥狀有發(fā)熱及上呼吸道卡他癥狀,一般發(fā)熱低到中等度,亦有突發(fā)高熱伴驚厥者。流鼻涕、刺激性干咳、眼結膜充血、流淚、畏光等日漸加重,精神不振、厭食、肺部可聞到干??音。幼兒常有嘔吐、腹瀉,在軟腭、硬腭弓可出現(xiàn)一過性紅色細小內疹。在起病第2~3日可于雙側近臼齒頰粘膜處出現(xiàn)細砂樣灰白色小點,繞以紅暈,稱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為本病早期特征。粘膜斑可逐漸增多,互相融合,也可見于下唇內側及牙齦粘膜,偶見于上腭,一般維持16~18小時,有時延至1~2日,大多于出疹后1~2日內消失。

  (二)出疹期 起病約3~5日后,全身癥狀及上呼吸道癥狀加劇,體溫可高達40℃,精神萎靡、嗜睡、厭食。首先于耳后發(fā)際出現(xiàn)皮疹,迅速發(fā)展到面頸部,一日內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約2~3日內遍及手心、足底,此時頭面部皮疹已可開始隱退。皮疹約2~3mm大小,初呈淡紅色,散在,后漸密集呈鮮紅色,進而轉為暗紅色,疹間皮膚正常。出疹時全身淋巴結、肝、脾可腫大,肺部可聞干粗??音。

  (三)恢復期 皮疹出齊后按出疹順序隱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麩樣脫屑,約存在2~3周。隨皮疹隱退全身中毒癥狀減輕,熱退,精神、食欲好轉,咳嗽改善而痊愈。整個病程約10~14天。

  非典型麻疹有以下幾類:

  1.輕型 多見于具有一定免疫力者,如5~6個月以下小兒;近期接受過免疫制劑或輸過血或接種過疫苗者。全身及呼吸道癥狀均輕。皮疹散在,不留色素,甚至可不出疹,也無口腔粘膜斑。病程短。

  2.無皮疹型 在免疫低下患者如患白血病、惡性腫瘤、先天免疫低下者,或應用免疫抑制劑者,當患麻疹時可不出現(xiàn)皮疹、粘膜斑,要依據(jù)流行病學及實驗診斷。有人認為成年后某些疾病如免疫反應性疾病、皮脂性皮膚病、骨和軟骨變性疾病及腫瘤等,與童年時無疹性麻疹病毒感染有關。

  3.重型 多見于免疫力低下者,如營養(yǎng)不良或其他疾病,或并發(fā)肺炎、心血管功能不全等患者。高熱、中毒癥狀重,常出現(xiàn)循環(huán)心力衰竭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氣促、心率快、發(fā)紺、嗜睡、昏迷、驚厥等。皮疹或密集融合,或色淡透不出,或出而又隱。也有皮疹呈出血性,甚至大片瘀斑,,伴內臟出血,稱出血性麻疹,預后差。

  4.新生兒麻疹 胎兒出生前幾天母患麻疹,出生的新生兒可患麻疹,有卡他癥狀,發(fā)熱及密集的皮疹。

  5.成人麻疹 對麻疹病毒無免疫力的成人如患麻疹,一般臨床癥狀較重,但并發(fā)癥較少。孕婦患麻疹可發(fā)生流產(chǎn)、早產(chǎn)或死胎,新生兒可患麻疹。1982年國外一次成人麻疹暴發(fā)流行,由血凝抑制試驗證實,其臨床特點為:①表現(xiàn)胃腸道癥狀,腹瀉、嘔吐、腹痛較多;②伴肌痛、背痛、關節(jié)痛者相當多;③86%患者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④Koplik氏斑存在時間長,約3~5天;⑤僅訴眼痛而少畏光。

  6.異型麻疹或稱非典型麻疹綜合征(atpical measles syndrome)多發(fā)生在接種滅活麻疹疫苗以后6月~6年,再接觸自然麻疹患者,或接種麻疹滅活疫苗時發(fā)生本癥。偶見于曾接受減毒活疫苗者。急起高熱,伴頭痛、肌痛、嘔吐、干咳、中毒癥狀重而卡他癥狀少,罕見粘膜斑。起病2~3日后皮疹首發(fā)于四肢,向心擴散,大多限于下半身,開始為黃紅色斑丘疹,后出現(xiàn)瘀點、水泡、蕁麻疹等,呈多形性。疹退不留斑或痂,常并發(fā)肺炎、胸腔積液、肺內陰影可持續(xù)數(shù)月至1~2年。恢復期病程第10日即可測得極高的麻疹補體結合抗體和血凝抑制抗體,滴度可達到>1∶1280.至今未從這類病人分離到麻疹病毒,似也無傳染性。大多認為其發(fā)病機理是因滅活疫苗只引起機體HI上升而未引起抗F蛋白的抗體所致。此系一種對麻疹病毒的超敏反應。

百分百考試網(wǎng)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