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鑒別診斷】
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
一、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二、 繼發性免疫缺陷病,皮質激素,化療,放療后引起或惡性腫瘤等繼發免疫疾病。
三、特發性CD4+T淋巴細胞減少癥,酷似AIDS,但無HIV感染。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結締組織病,血液病等,AIDS有發熱、消瘦則需與上述疾病鑒別。
五、淋巴結腫大疾病:如KS,何杰金病,淋巴瘤,血液病。
六、假性艾滋病綜合征:AIDS恐怖癥,英國同性戀中見到一些與艾滋病早期癥狀類似的神經癥狀群。
七、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損害可以是艾滋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需予鑒別。
【預防】
一、特異性預防
(一)隨著1993年美國CDC分類診斷標準,擴大了AIDS的診斷范圍,有利于AIDS的預防及治療,依據CD4T淋巴細胞減少,給予一定的投藥。
(二)艾滋病疫苗:美國對含有gp120成份的兩種艾滋病疫苗進行了第二期296人的試驗,由于已有6人發生了感染,而暫時終止。泰國正進行UBI合成疫苗試驗。
(三)阻斷母嬰傳播:CD4+T 淋巴細胞>200/μl的艾滋病孕婦,用AIT于產前,產程內及嬰兒治療,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二、綜合預防
(一)普及宣傳艾滋病的預防知識,了解傳播途徑和臨床表現及預防方法;
(二)加強道德教育,禁止濫交,尤其與外籍人員性亂行為,取締暗娼;
(三)避免與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發生性接觸;
(四)禁止與靜脈藥隱者共用注射器、針頭;
(五)使用進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時,必須進行HIV檢測;
(六)國內供血者嚴格排選,應逐步做到檢測HIV陰性方能供血,嚴防HIV傳播;
(七)獻血、獻器官、組織及精液者應做HIV檢測;
(八)建立艾滋病檢測中心;
(九)提倡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十)艾滋病或HIV感染者應避免妊娠,出生嬰兒應避免母乳喂養。
【預后】
自感染至癥狀出現經過的時間不斷延長,這可能與診斷技術提高,患者發現越來越早有關。報道的無癥生存期越來越長,最初估計成人的潛伏期約為8~10年,而5歲以下兒童一般在兩年內出現癥狀。歷來對同性戀及異性戀男性的研究表明,約半數人在開始感染HIV后10年未發生AIDS,并且,其中一項研究發現,感染的男性中8%的人在10-15年均正常。倫敦皇家醫院報道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結果,無癥生存可達20年至25年。最近也有人認為實際上所有感染者最終將出現AIDS的表現。因此,當有感染的指征時,應即時應用治療,預防機會性感染發生,如出現機會感染和腫瘤則應給予相應的治療。
AIDS患者存活時間在逐漸延長,不同地區調查的不完全相同,存活時間的長短與衛生保健水平、感染時間、最初診斷疾病有關,最重要的是早期診斷能延長病人存活時間。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觀,對于延長存活時間也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