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登革熱輔助檢查及預防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輔助檢查】

  (一)一般常規檢查

  1.周圍血象 登革熱患者的白細胞總數起病時即有減少,至出疹期尤為明顯;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也見降低,并有明顯核左移現象,有異常淋巴細胞,退熱后1周血象恢復正常。

  登革出血熱患者的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增多,后者見于嚴重病例及有繼發感染者,一般在1萬/mm3以上。血小板減少,最低可達1萬/mm3以下。

  2.尿常規 可有少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有時有管型。

  (二)病毒分離 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種于白紋伊蚊細胞株(C6/36)、分離病毒后須經型特異性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加以鑒定。

  (三)血清免疫學檢查 取雙份血清作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以血凝抑制試驗的靈敏性較高,而以補結合試驗最具特異性。恢復期單份標本補體結合抗體效價達到1∶32以上有診斷意義;雙份血清效價遞升4倍以上可確診。

  (四)其他 在登革出血熱病例中尚可血液濃縮,出、凝血時間延長,血清谷草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電解質紊亂,血白蛋白降低,代謝性酸中毒等。各種凝血因子輕度降低,纖維蛋白原減少,纖維蛋白原降解物輕至中度增加。并數以上的休克病例有DIC表現。

  【鑒別診斷】

  登革熱需與流行性感冒,黃熱病,鉤端螺旋體病,斑疹傷寒、瘧疾、傷寒、麻疹、猩紅熱,藥效等鑒別。登革出血熱需與流行性出血熱、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癥、立克次體病等相區別。基孔肯雅(Chikungunya)病毒屬于蟲媒A組病毒,可引起登革熱樣臨床表現,但病情一般較輕,鑒別主要有賴于病毒分離和血清學試驗。

  【預防】

  滅蚊、防蚊是預防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的主要措施,可參見79節“瘧疾”、12節“流行性乙型腦炎”等。滅蚊主要在于消滅蚊蟲孳生地,伊蚊常在小積水中產卵孳生。如對盆缸、罐、巖洞等進行翻盆、倒缺罐,填平洼地、疏通溝渠等。噴灑各種有機磷殺蟲劑,把蚊蟲的密度降到最低水平。

  對可疑病人應進行醫學觀察。病人應隔離在有紗窗紗門的病室內,隔離時間應不少于5天。

  疫苗應用方面,意見尚未統一。

  【預后】

  登革熱為一自限性疾病,預后良好,病死率在0.1%以下。老年人有動脈硬化者及嚴重出血者的預后較差。登革出血熱有較高的病死率,尤其是出現休克者,病死率可高達10%~40%;如休克或出血處理得當,則病死率可降至5%~10%.登革出血熱與登革熱不同,恢復迅速而完全,很少有后遺抑制和軟弱者。血小板低于5萬/mm3者,應警惕有發生大出血可能,脈壓降低為休克的預兆。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