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防治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是指傷寒、副傷寒以外的各種沙門菌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復雜,可分為胃腸炎型、類傷寒型、敗血癥型、局部化膿感染型,亦可表現為無癥狀感染。

  (一)傳染源 沙門氏菌主要以動物為其儲存宿主,家禽如雞、鴨、鵝,家畜如豬、牛、羊、馬等;野生動物如鼠類、獸類均可帶菌。感染動物的肉、血、內臟可含有大量沙門氏菌。也存在于蛋類(雞蛋、鴨蛋等)和其它食物(腌肉、臘肉、火腿、香腸等)中。因此,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家畜、家畜及鼠類。病人及無癥狀帶菌者亦可作為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1.食物傳播 為引起人類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徑。沙門氏菌在食物內可以大量繁殖,因此進食被病菌污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類、內臟、蛋類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門氏菌污染,故食用未消毒的牛、羊奶亦可感染。

  2.水源傳播 沙門氏菌通過動物和人的糞便污染水源,飲用此種污水可發生感染。供水系統被污染,亦可引起流行。

  3.直接接觸或通過污染用具傳播 沙門氏菌可因與病人直接接觸或通過染菌用具傳播。此種傳播方式可見于醫院中,以嬰兒室、兒科病房較為常見。感染可通過醫務人員的手帶菌或污染的醫療用具傳播,也可以由老鼠、螳螂等通過偷吃食品污染環境造成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對沙門氏菌普遍易感,感染后結果與菌種毒力及宿主免疫狀態有關。一般幼兒和老年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感染嚴重,尤其一歲以內嬰幼兒由于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所以易于感染。而老年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淋巴瘤、肝硬化等,發病率高,癥狀嚴重。

  (四)流行特征 本病呈全球性分布,近年來發病率明顯上升,加之沙門氏菌特別是鼠傷寒桿菌,可通過質粒介導而對多種抗生素耐藥,已成為流行病學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本病全年均可發病,但多發生于夏秋季,有起病急、潛伏期短、集體發病等流行特征。病后免疫力不強,可反復感染。

  [臨床表現]潛伏期因臨床類型而異,胃腸炎型者短至數小時,而類傷寒型或敗血癥型可長達1~2周。

  (一)胃腸炎型 是最常見的臨床類型,約占75%,多由鼠傷寒、豬霍亂及腸炎沙門氏菌引起。多數起病急驟,畏寒發熱,體溫一般38~39℃,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每日3~5次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常為水樣,量多,很少或沒有糞質,可有少量粘液,有惡臭、偶可呈粘液膿血便。其起病緩急及病情輕重差異很大,輕者無發熱,僅有輕度腹瀉,重者可呈暴發型引起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以至循環衰竭,偶有類似于“中毒性菌痢”樣表現者。本型病程一般2~4天,偶有長達1~2周。

  (二)類傷寒型 多由豬霍亂及鼠傷寒沙門氏菌所引起。潛伏期平均3~10天,臨床癥狀與傷寒相似,但病情和經過均較傷寒為輕。熱型呈弛張熱或稽留熱,亦可有相對緩脈,但皮疹少見,腹瀉較多,由于腸道病變較輕,形成潰瘍較少,故很少發生腸出血和腸穿孔。本型偶可以胃腸炎型表現開始,繼而出現傷寒的臨床癥狀。病程一般1~3周。

  (三)敗血癥型 常見的致病菌為豬霍亂或鼠傷寒沙門氏菌。多見于嬰幼兒、兒童及兼有慢性疾病的成人。起病多急驟,有畏寒、發熱、出汗及輕重不等的胃腸道癥狀。發熱可持續1~3周,如并發局部化膿病灶,則發熱可遷延數月,或有反復急性發作,熱型不規則。雖血培養可查到病原菌。但大便培養多為陰性。

  (四)局部化膿感染型 多見于C組沙門氏菌感染。一般多見于發熱階段或熱退后出現一處或幾處局部化膿病灶。以支氣管肺炎、肺膿腫、胸膜炎、心內膜炎、肋軟骨局部膿腫及肋骨骨髓炎等較為多見,亦可發生腦膜炎、脾膿腫及膽囊炎等化膿性病灶。

  以上幾種臨床類型不易明確劃分,常互相重疊,如胃腸炎可伴發或繼發敗血癥,敗血癥每并發局部化膿灶,局部化膿灶亦可繼發敗血癥。

  [診斷]

  (一)流行病學 有與傳染源(家庭或病房)接觸史或進食可疑污染食物史;

  (二)臨床表現 進食可疑食物后1~2天內突然發生急性胃腸炎癥狀。此外亦可表現為類似傷寒、敗血癥或局部化膿性感染的征象;

  (三)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 白細胞數多在正常范圍內,但敗血癥型及局部化膿感染型,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也增多。

  2.病原學檢查 具有確診價值。取患者嘔吐物、糞便、血液或局部病灶的膿液進行培養,可發現病原菌。在應用抗生素前或病程早期培養,其陽性率高。

  3.血清學檢查 患者血清對病原菌或密切相關菌種的菌體抗原(“O”抗原)的凝集效價增高,如大于或等于1:160,或雙份血清效價增高達4倍以上者有診斷意義。但由于臨床實驗室沙門氏菌抗原種類有限,故實用價值受限。

  [治療]

  (一)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床邊隔離。早期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等病情好轉后才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二)對癥治療 嘔吐、腹痛明顯者可給予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或口服普魯辛15~30mg.劇烈嘔吐不能進食或腹瀉頻繁者,應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生理鹽水。有酸中毒和休克表現者,應給予補堿及抗休克治療。對重癥患者、嬰幼兒、營養不良及年老體弱者要加強支持療法,必要時輸血、血漿或氨基酸。

  (三)病原治療 單純胃腸炎型一般不需應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應用抗菌藥物不能改變病程,反而易促使腸道耐藥菌株產生,使排菌時間延長。重癥患者、老人、嬰幼兒、營養不良患者或類傷寒型、敗血癥型、局部化膿感染型或伴有并發癥者,則必須應用抗生素治療。由于沙門氏菌特別是鼠傷寒沙門氏菌多重耐藥者較多,故最好參考藥敏結果來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

  一般可選用氟喹諾酮類(氟哌酸、氟啶酸、環丙氟哌酸等)、氯霉素、氨芐青霉素、復方新諾明等,對嬰兒、免疫缺陷者及院內感染者,可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三嗪、頭孢噻肟)或環丙氟哌酸治療,療程2周。對骨髓炎、膿胸、關節炎等局部感染,除應用抗菌藥外,應同時行外科引流治療。

  [預防]

  本病的預防以注意飲食衛生及加強肉類等食物管理為主要措施。

  (一)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病、死畜禽的肉類及內臟、不喝生水。動物性食物如肉類及其制品均應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二)加強食品衛生管理,應注意對屠宰場、肉類運輸、食品廠等部門的衛生檢疫及飲水消毒管理。消滅蒼蠅、蟑螂和老鼠。搞好食堂衛生,健全和執行飲食衛生管理制度。

  (三)發現病人及時隔離治療,恢復期帶菌者或慢性帶菌者不應從事飲食行業的工作。

  (四)防止院內感染。醫院特別是產房、兒科病房和傳染病病房要防止病房內流行。一旦發現,要徹底消毒。

  (五)禁止將與人有關的抗生素用于畜牧場動物而增加耐藥機會。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