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并發癥】
除可發生上述的骨折、尿潴留和呼吸停止外,尚可發生以下并發癥:①窒息:由于喉頭、呼吸肌持續性痙攣和粘痰堵塞氣管所致。②肺部感染:喉頭痙攣、呼吸道不暢,支氣管分泌物郁積,不能經常翻身等,都是導致肺炎、肺不張的原因。③酸中毒:呼吸不暢、換氣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強烈收縮,禁食后體內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謝產物增加,造成代謝性酸中毒。④循環衰竭:由于缺氧、中毒,可發生心動過速,時間過長后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發生休克或心搏驟停。這些并發癥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應加強防治。
【鑒別診斷】
1.化膿性腦膜炎 雖有“角弓反張”狀和頸項強直等癥狀,但無陣發性痙攣。病人有劇烈頭痛、高熱、噴射性嘔吐等,神志有時不清。腦脊液檢查有壓力增高、白細胞計數增多等。
2.狂犬病 有被瘋狗、貓咬傷史,以吞咽肌抽搐為主。咽肌應激性增強,病人聽見水聲或看見水,咽骨立即發生痙攣,劇痛,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
3.其他 如顳頜關節炎、子癇、癔病等。
【預防】
破傷風是可以預防的,最可靠的預防方法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通過類毒素的注射,人體內產生了抗體,并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一定的濃度,可以中和進入體內的破傷風毒素,不致發病。加強工農業生產的勞動保護,避免創傷,普及新法接生,正確而及時地處理傷口等,也都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重,也僅需注射類毒素0.5ml;如傷口污染嚴重,則在注射類毒素0.5ml 3~4小時后,再于其他部位肌肉注射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250~500U,使抗毒素先中和毒素。類毒素激起的主動免疫,可在抗毒素作用消失前后接著發揮其預防作用。
2.正確處理傷口,及時徹底清創 所有傷口都應進行清創。對于污染嚴重的傷口,特別是戰傷,要切除一切壞死及無活力的組織,清除異物,切開死腔,敞開傷口,充分引流,不予縫合。如發現接生消毒不嚴時,須用3%過氧化氫溶液洗滌臍部,然后涂以碘酊消毒。
3.被動免疫 一般適用于以前未注射過類毒素而有下列情況之一者:①污染明顯的傷口;②細而深 的刺傷;③嚴重的開放性損傷,如開放性顱腦損傷、開放性骨折、燒傷;④未能及時清創或處理欠當的傷口;⑤因某些陳舊性創傷而施行手術(如異物摘除)前。
現在習用的被動免疫法是注射從動物(牛或馬)血清中精制所得的破傷風抗毒素(TAT)。它是一種異種蛋白,有抗原性,可導致過敏反應,而且在人體內存留的時間不長,6日后即開始被人體除去。因此,這種破傷風抗毒素還不理想。理想的制品是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它無過敏反應,1次注射后在人體內可存留4~5周,免疫郊能比破傷風毒素在10倍以上。其預防劑量為250~500U,肌肉注射。人體破傷風免疫蛋白來源較少,制備復雜,在目前尚不能普遍應用的情況下,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仍不失為一種主要的被動免疫法。
傷后盡早肌肉注射破傷風抗生素1 500IU(1ml)。傷口污染嚴重者或受傷已超過12小時,劑量可加倍。成人與兒童的劑量相同。必要時可在2~3日后再注射1次。
每次注射抗毒素前,應詢問有無過敏史,并作皮內過敏試驗:用0.1ml抗毒素,加等滲鹽水稀釋成1ml.在前臂屈面皮內注射稀釋液0.1ml;另在對側前臂相同部位,用等潮紅、微隆起的硬塊,則為陽性,應進行脫敏法注射。但此法并不能完全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故最好不用這種抗毒素作注射。脫敏法注射是將1ml抗毒素用等滲鹽稀釋10倍,分為1、2、3、4ml,每半小時依次皮下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注意觀察有無反應。如病人發生面蒼白、軟弱、蕁麻疹或皮膚痛癢、打噴嚏、咳嗽、關節疼痛甚至休克者,應立即皮下注射麻黃素50mg或腎上腺素1mg(成人劑量),并停止抗毒素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