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包蟲病(echinococciosis)概述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包蟲病或稱棘球蚴病(echinococciosis),是人感染棘球絳蟲的幼蟲(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蟲病。本病的臨床表現視包蟲囊部位、大小和有無并發癥而不同。長期以來,包蟲病被認為是一種人獸(畜)共患寄生蟲病,稱之為動物源性疾病,惟近年來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稱之地方性寄生蟲病;在流行區帶有職業性損害的特點,被列為某些人群的職業病;從全球范圍講,包蟲病為少數民族或宗教部落所特有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

  【診斷】

  診斷依賴于以下三點:

  (一)流行病學資料  本病見于畜牧區,患者大多與狗、羊等有密切接觸史。

  (二)臨床征象  上述患者如有緩起的腹部無痛性腫塊(堅韌、光滑、囊樣)或咳嗽、咯血等癥狀應疑及本病,并進一步作X線、超聲檢查、CT和放射核素等檢查以且確立診斷。

  (三)實驗室檢查  皮內試驗的靈敏性強而特異性差。血清學檢查中免疫電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具較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但各種免疫診斷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除其本身特征外,更受到所有抗原、操作方法、陽性反應標準、皮內試驗對血清反應的影響,以及患者包蟲囊腫所在位置、感染期限與手術后時間和個體免疫應答性等因素的影響。

  本病應與肝臟非寄生蟲性良性囊腫、肝膿腫、腸系膜囊腫、巨型腎積水、肺膿腫、肺結核球、腦瘤、骨腫瘤等鑒別,根據各種疾病自身的特點一般不難作出診斷。

  【治療措施】

  外科手術為根治本病的首選方法,應爭取在壓迫癥狀或并發癥發生前施行。術時先用細針將囊液抽去(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將內囊摘除。內囊與外囊僅有輕度粘連,極易剝離,常可完整取出。肺、腦、骨等部位的包蟲病亦應行摘除手術。

  在手術摘除包蟲內囊之前,向包蟲囊內注入10%福爾馬林液以助殺死原頭蚴,由于本品對肺部組織具有刺激性和偶有的中毒副作用,故尤其不適用于破裂性肺或肝包蟲囊腫。國外有人采用西曲溴胺(cetrimide)殺原頭蚴,并認為是毒性低、效果好的理想殺原頭蚴劑,用于人體包蟲囊摘除術前,分2次注入囊內適量的0.1%Cetrimide,每次歷時5分鐘,一組10年期間通過378例的手術時應用和手術后觀察報告表明,無1例包蟲復發,而未用Cetrimide以前,術后包蟲復發率為10%.

  苯并咪唑類化合物是近年來國內外重點研究的抗包蟲藥物,在動物實驗的基礎上試用于臨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按照WHO意見,阿苯達唑和甲苯咪唑均列為抗包蟲的首選藥物。有作者認為其適應證如下:①繼發性腹腔或胸腔包蟲病,多發生于原發性肝或肺囊型包蟲病并發破裂之后,亦可因包蟲手術時保護不嚴,或因誤作診斷性穿刺,致使包蟲囊液外溢,繼發種植擴散,病變遍及全腹腔或全胸腔,手術難以根除。②多發性或多臟器囊型包蟲病,或復發性包蟲病,病人不愿或難以接受再(多)次手術。③病者年邁體弱或并存重要器官的器質性疾病,手術耐受性差。④經手術探查或不能根治的晚期肝泡球蚴病,或繼發肺、腦轉移者,藥物治療可緩解癥狀,延長存活期。⑤無論囊型或泡型包蟲病,化療作為手術前后輔助用藥,可減少復發率,提高療效。

  可苯達唑問世后,在治療包蟲病方面有取代甲苯咪唑的趨勢,阿苯達唑吸收較好,其血清濃度比甲苯咪唑高100倍。包蟲囊液中濃度比甲苯咪唑高60倍。以治療囊型包蟲病時,其劑量每日10~40mg/kg,分2次服,30天為一療程,可視病情連續數個療程,其療程優于甲苯咪唑,尤以肺包蟲病為佳。對泡型包蟲病國內有人建議長期較大劑量的阿苯達唑治療,其每日劑量為20mg/kg,療程可從17月~66月(平均為36月)不等,經長期的隨訪,發現CT掃描示明顯進步,大部分病例原病變區域全部鈣化而獲痊愈,有效率達91.7%.一般病人對長期治療均能耐受,未見嚴重的毒副作用,但治程中宜隨訪肝、腎功能與骨髓。孕婦忌用。

  甲苯咪唑國外采用劑量與療程不一。劑量自每日20~200mg/kg不等,通常以每日40~50mg/kg為宜,分3次口服,療程1月,休息半月再服另一療程,一般治療3個月。也有人認為治療囊型包蟲病者需用藥1~6月,而治療泡型包蟲病則需延長療程,久者可達3~5年。療效報告不一,部分囊型包蟲病患者可望治愈,肺包蟲病之療效優于肝包蟲病。甲苯咪唑吸收差,一般空腹服用僅1%吸收,為求提高療效,服藥時應配合脂肪餐,藥物容易和脂肪一并吸收,據報告脂肪餐伴服時吸收率可為5%~20%.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