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黃熱病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臨床表現

  本病的潛伏期為3~6天,最長可達13天。感染后大部分病人為輕型或亞臨床感染者,僅少數病人病情嚴重終至死亡(約占5%~15%)。

  (一)感染期(病毒血癥期) 急起高熱,可達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顫、劇烈頭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衄、惡心嘔吐,舌尖及舌緣鮮紅,中央有苔,相對緩脈,上腹不適,壓痛明顯。隨病情逐漸加重,病人煩躁不安,第3天出現黃疸,第4天出現蛋白尿。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下降。本期持續3~4天。

  (二)中毒期 (器官損傷期) 病毒血癥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癥狀可出現短暫的緩解,體溫降低,癥狀改善。但幾小時~24小時后癥狀再度出現并加重, 表現為熱度上升,心率減慢,心音低鈍,血壓降低,黃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頻繁嘔吐,上腹痛更明顯。各種出血征象相繼出現,如牙齦出血,鼻衄,皮膚瘀斑,嘔血,黑糞,血尿,子宮出血等。如出現頻繁呃逆或嘔吐鮮血,黑便,昏迷,譫妄,無尿等,均為病情轉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內死亡,偶見暴發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無明顯肝腎損害。 該期一般3~4天,少數病例可延長至2周以上。

  (三)恢復期 從病程第7、8天開始體溫下降,尿蛋白逐漸消失,黃疸漸退, 食欲漸漸恢復。乏力可持續1~2周。一般無后遺癥。

  診斷

  黃熱病根據病情輕重,可分為極輕型、輕型、重型和惡性型。

  極輕型和輕型僅靠臨床難以作出診斷,因其發熱,頭痛,肌痛僅持續1~2天自愈,難以與流感,登革熱等相鑒別,只有依靠病原學或血清學試驗方能證實。這兩型病例數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學上的重要傳染源。輕癥和隱性感染常需依賴血清免疫學試驗包括單克隆抗體、ELISA等技術始能得出結論,也可采用PCR檢測血標本的病毒RNA,必要時作血液的乳鼠腦內接種以分離病毒。若患者以往未患過同屬病毒感染,則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補結試驗等的陽性結果即可藉以作出診斷。如第2份血清中仍無特異性抗體的出現,則可將黃熱病的可能性除外。

  重型和惡性型黃熱病,臨床上可分為三期,全病程10天左右。重癥病例的診斷一般無困難,流行病學資料及一些特殊臨床癥狀如顏面顯著充血、明顯相對緩脈、大量黑色嘔吐物、大量蛋白尿、黃疸等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