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疥瘡疥瘡是由疥蟲引起的接觸傳染性皮膚病,易在家庭及集體中傳播。
[臨床表現]
1.有接觸傳染史,常見于集體感染,家庭中可有相同患者。
2,發病多從手指間開始,好發于手腕屈側、腋前緣、乳暈、臍周、陰部及大腿內側。
3,皮損初發為米粒大紅色丘疹、水皰、膿皰和疥蟲隧道。日久因搔抓可繼發化膿感染,濕疹樣變或苔蘚化等。此外,在陰囊、陰莖等部可發生紅褐色結節性損害。
4.夜間瘙癢劇烈,白天輕微。常致全身抓傷、結痂及色素沉著。
5,掘害處可查到疥蟲。
[診斷]
1.根據好發部位,夜間奇癢,指縫隧道,結合有傳染接觸史一般不難診斷。如果能查到疥蟲或卵即可確診。
2.疥瘡要注意和下列疾病鑒別,包括癢疹、濕疹、皮膚瘙癢癥、丘疹性蕁麻疹、虱病等。
[治療]
1.西醫藥治療(1)10%(兒童用5%)硫黃軟膏外搽,全身搽藥膏一遍,每日早晚各1次,連用3日,第4日更換衣服洗澡。被褥、床單均要煮沸,2周后如仍檢出疥蟲或有新疹出現,再用上法治療1次。
(1)30%丙體666乳劑外用,或用優力膚霜或25%苯甲酸芐脂乳劑,每日早晚各1次,邊搽2-3日,以后洗澡換衣。家中患者要同時治療。
2.中醫藥治療
(1)內治法:一般不需內服,若繼發感染,宜疏風清熱利濕,用消風散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2)外治法:先以花椒9克、地膚子30克,煎湯外洗,再外搽5%-20%硫黃軟膏。
[預防與調養]
1.平時應注意清潔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被褥常洗曬。
2.接觸病人后用肥皂水洗手。患者衣服、被褥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陽光下充分曝曬。
3.應與患者分居,家庭和集體宿舍病人要同時治療,以杜絕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