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臨床特點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潛伏期1~7日,一般2~3日。

  其病情復雜多變,輕重不一,一般可表現為3個臨床類型即普通型、暴發型、和慢性敗血癥型。

  普通型約占90%左右。病程可分為上呼吸道感染期、敗血癥期和腦膜炎期,但由于起病急、進展快、臨床常難以劃分。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大多數病人并不產生任何癥狀。部分病人有咽喉疼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鼻咽拭子培養常可發現病原菌,但很難確診。

  2.敗血癥期:病人常無前驅癥狀,突起畏寒、高熱、頭痛、嘔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及神志淡漠等毒血癥癥狀。幼兒則有哭啼吵鬧、煩躁不安、皮膚感覺過敏及驚厥等。少數病人有關節痛或關節炎、脾腫大常見。70%左右的病人皮膚粘膜可見淤點或淤斑。病情嚴重者淤點、淤斑可迅速擴大,且因血栓形成發生大片壞死。約10%的患者常在病初幾日在唇周及其他部位出現單純皰疹。

  3.腦膜炎期:大多數敗血癥患者于24小時左右出現腦膜刺激征,此期持續高熱,頭痛劇烈、嘔吐頻繁,皮膚感覺過敏、畏光、狂躁及驚厥、昏迷。血壓可增高而脈搏減慢。腦膜的炎癥刺激,表現為頸后疼痛,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克氏征及布氏征陽性。

  嬰兒發作多不典型,除高熱、拒乳、煩躁及哭啼不安外,驚厥、腹瀉及咳嗽較成人多見。腦膜刺激征可缺如。前囟突出,有助于診斷。但有時因嘔吐頻繁、失水僅見前囟下陷,造成診斷困難。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