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學特點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學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傳染源

  是帶菌者和病人。病人從潛伏期末開始至發病10天內具有傳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帶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飛沫傳播。在流行期間,一家有2人以上發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帶菌率常顯著增高,有時高達50%以上,人群帶菌率超過20%時提示有發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帶菌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更大。

  (二)傳播途徑

  病原菌借咳嗽、噴嚏、說話等由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因其在體外生活力極弱,故通過日常用品間接傳播的機會極少。密切接觸、如同睡、懷抱、喂乳、接吻等對2歲以下嬰兒傳播本病有重要意義。

  (三)人群易感性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從2~3個月開始,6個月至2歲發病率最高,以后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新生兒有來自母體殺菌抗體故發病少見。帶菌者及病人在感染后血液中的殺菌抗體IgG、IgM、IgA升高,該抗體除對同群病原菌有殺菌作用外,對異群腦膜炎球菌也有殺菌效力,這是由于各群細菌的外膜存在共同的蛋白質抗原。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的群特異性抗體效價較低,只能保護機體免于發病,不能防止再感染。

  (四)流行特征

  發病從前1年11月份開始,次年3、4月份達高峰,5月份開始下降。其他季節有少數散發病例發生。由于人群免疫力下降,易感者的積累,以往通常每3~5年出現1次小流行,8~10年出現1次大流行。流行因素與室內活動多,空氣不流通,陽光缺少,居住擁擠,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有關。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