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臨床特點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潛伏期4~21天,一般為10~14天。病毒初在單核-巨噬細胞內繁殖,再釋放入血,多數人在感染后并不出現癥狀,但血液中抗體可升高,稱之為隱性感染。部分人出現輕度的呼吸道癥狀;極少數患者,病毒通過血腦屏障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出現腦炎癥狀,高熱、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腦極期的嚴重癥狀,呼吸衰竭主要為中樞性呼吸衰竭。典型患者的病程可分4期。

  (一)初期

  病程第1~3天,體溫在1~2日內升高到38~39℃,伴頭痛、神情倦怠和嗜睡、惡心、嘔吐。小兒可有呼吸道癥狀或腹瀉。

  (二)極期

  病程第4~10天,進入極期,突出表現為全身毒血癥狀及腦部損害癥狀。表現為:高熱、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腦急性期的三聯征,常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加重病情。

  (三)恢復期

  極期過后體溫在2~5天降到正常,言語、表情、運動及神經反射逐漸恢復正常,部分病人恢復較慢,需1~3個月以上。但重癥病人表現為低熱、多汗、失語、癱瘓等。經積極治療,大多數病人常可在6個月內恢復。

  (四)后遺癥期

  雖經積極治療,部分患者在發病6個月后仍留有神經、精神癥狀,稱為后遺癥。發生率5%~20%。以失語、癱瘓及精神失常最為多見。如繼續積極治療,仍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恢復。

  臨床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分為不同臨床類型:輕型、普通型,重型和極重型(暴發型)。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