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衛氏及四川并殖吸蟲腦損傷是由于蟲體沿縱隔經頸動脈周圍的軟組織向上移行進入顱腔,腦肺吸蟲病小兒較成人多見,可能與蟲體在小兒體內移行至頸部距離較近及頸動脈周圍軟組織比較疏松易于穿行有關。
吸蟲首先至顱中凹,侵犯顳葉內側面的底部,而后再累及頂葉、額葉、白質、內囊、基底節、側腦室等處,亦可穿越側腦室和胼胝體到達對側大腦半球。病變分3期:①組織破壞期,蟲體入侵后在腦組織中移行造成隧道狀損傷出血,蟲體停留后破壞腦組織形成穴窟狀病灶,此時周圍腦組織反應尚不明顯;②肉芽腫或囊腫期,穴窟病變周圍出現炎癥反應,組織壞死液化,其內含夏科一雷登結晶,周圍為肉芽組織及纖維囊壁形成囊腫、肉芽組織,內有大量蟲卵并可找到成蟲。蟲體有游走的習性,常從囊腫內游走到周圍腦組織,形成新囊腫。諸囊腫間有遂道相通,形成多房性囊腫;③纖維疤痕期,在蟲體死亡或游走他處后,囊腫內容物逐漸吸收,蟲卵死亡鈣化,囊壁增厚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