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本病臨床表現頗似性傳播梅毒。一期口腔病灶不易被察覺;二期損害表現為口咽部黏膜斑,口角開裂性丘疹,濕疣,骨膜炎和局部淋巴結腫大等,手掌及足底部常有角化過度。三期臨床癥狀更為突出,包括皮膚、鼻咽部、骨等處出現樹膠腫性損害,這種破壞性損害即稱為毀形性鼻咽炎常多于雅司。喂養感染性要兒的母親還可見乳房樹膠腫。由本病病原體引起的心血管或神經梅毒病例曾有報道,但極罕見。實際上所有患者的初期感染都發生在兒童期,不存在妊娠期婦女的血流感染,因此極少有先天性病例。
對生活在流行區的有慢性皮膚及骨損害的患者應疑為地方性梅毒可能。診斷本病依據皮膚或黏膜標本直接暗視野顯微鏡下找螺旋體陽性和血清學檢測有無相應抗體的存在。由于蒼白密螺旋體三種亞種在形態、抗原結構,甚至DNA同源性方面基本相同,無法將它們各個區別。因此,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及流行病學資料加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