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腎為先天之本,藏真陰而寓真陽,主藏精,為人體生長、發(fā)育、生殖之源,具充腦、榮發(fā)、堅骨固齒之用,有生發(fā)、溫煦、滋養(yǎng)五臟六腑之功,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腎病的證候特征以虛證為主,故有“腎無實證”之說。腎病常見的證候有腎氣不固、腎陽虛衰、腎陰虧虛,以及在虛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本虛標(biāo)實證陽虛水泛、陰虛火旺等。腎與膀胱相表里,又與膀胱相通,膀胱的氣化賴腎氣之蒸騰,所以腎的病變常常影響膀胱,而導(dǎo)致膀胱氣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數(shù)、排尿時間的改變。膀胱的病變有虛有實,以實為主,實證常見膀胱濕熱,以及尿路結(jié)石、血瘀、氣滯等證候;虛證常由腎虛引起。
腎氣不固
1.主要脈癥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尿頻或遺尿,或尿后余瀝,面色蒼白,聽力減退,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證候特征本證以腎虛導(dǎo)致的精關(guān)不固和膀胱失約之癥為其證候特征。
本證與腎不納氣證的鑒別是:本證為腎的固攝功能減退而表現(xiàn)為遺尿、滑精等排尿、生殖系統(tǒng)的病變;腎不納氣乃腎的納氣功能減退而表現(xiàn)為喘促、呼多吸少等呼吸功能的異常。
腎陽虛衰
1.主要脈癥形寒肢冷,腰膝酸冷,遺精陽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觥白,精神萎靡,疲倦無力,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2.證候特征本證系在腎氣虛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形寒肢冷等陽虛癥狀。
本證與腎氣不固的鑒別是:腎氣不固寒象不顯著,僅具腎氣虛所致的精關(guān)不固和膀胱失約見癥,而本證尚有形寒肢冷等陽虛癥狀。
腎陰虧虛
1.主要脈癥形體瘦弱,腰酸膝軟,足跟疼痛,頭暈?zāi)垦#暳p退,健忘,耳鳴耳聾,咽干舌燥,入夜尤甚,男子遺精,女子經(jīng)少經(jīng)閉,舌紅,苔少而干,脈沉細。
2.證候特征本證以腎之陰精不足及相關(guān)部位失于滋養(yǎng)的證候為特征。
陽虛水泛
1.主要脈癥周身浮腫,下肢為甚,按之如泥,脘腹脹滿,腰酸尿少,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弦。
2.證候特征本證以兼具腎陽虛衰的證候和全身浮腫,下肢為甚之陰水證候為特征。
本證與腎陽虛衰證之鑒別在于本證具有明顯的全身浮腫,下肢為甚的陽虛水泛證。
陰虛火旺
1.主要脈癥腰酸遺精,陽強易舉,口咽干痛,眩暈耳鳴,潮熱盜汗,顴紅唇赤,大便秘結(jié),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2.證候特征本證以兼有腎陰虧虛及潮熱盜汗,顴紅唇赤等陰虛內(nèi)熱證候為特征。
本證與腎陰虧虛證的區(qū)別在于本證陰虛內(nèi)熱象較為顯著。
膀胱濕熱
1.主要脈癥尿頻、尿急、尿短赤、尿澀痛,小腹脹滿,或兼有發(fā)熱腰痛,或有尿血,或尿中有砂石,或尿濁如膏,苔黃膩,脈滑數(shù)。
2.證候特征本證以尿頻、尿急、尿短赤、尿澀痛為基本特征。部分證候則可以尿血,或尿道中有砂石,或尿濁如膏,并見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特征。
本證與膀胱失約證的區(qū)別要點在于有虛實之異;彼則小便淋漓不禁,尿清量多,舌淡苔白,脈細弱,此則小便澀痛,尿赤量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