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內科疾病的發病與地域有密切的關系,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可使某些疾病的發病率不同。如通過全國流行病學調查,中風病發病率有從南向北逐漸增高的趨勢。再如,我國北方高寒地區,氣候寒冷,多病痹痛、哮喘等病;南方湖泊地區,氣候炎熱多雨,多病濕熱、溫病。久居潮濕之地,易患風濕、濕阻等病證。《諸病源候論·癭候》說:“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指出癭病的發生與水土有關。疾病發生以后,不會停留在一種狀態,而是要發生傳變,其傳變規律除傷寒按六經,溫病按衛氣營血或三焦,內傷雜病按臟腑病機規律傳變外,還存在“久病人絡”、“久病人血”、“久病及腎”等傳變規律。疾病發生以后,病理性質也會發生轉化,如寒熱轉化、虛實轉化、陰陽轉化;疾病的轉歸有病情好轉、痊愈或遷延、加重、死亡等多種形式。疾病的傳變、轉化、轉歸等病理變化,同樣取決于正氣與邪氣之間的相互作用,一般規律是正能勝邪,疾病由里出表、由陰轉陽、由虛轉實,由重轉輕,向著痊愈的方向轉變;若正不勝邪,疾病則由表人里、由陽轉陰、由實轉虛,由輕轉重,向著遷延不愈甚至死亡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