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脾腎陽虛,肝血不足型
主證: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視力障礙,腰膝酸軟,形寒肢冷,氣短懶言,溲清便溏,或咽干口渴,顴紅盜汗,五心煩熱,脈沉細無力。
治法:偏陽虛者溫補脾腎、補腦填髓;偏血虧者健脾養肝、補腦安神。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生地;山萸肉;石斛;麥冬;五味子;石菖蒲;肉蓯蓉;巴戟天;肉桂;遠志;茯苓;炮附子;生姜;大棗;薄荷。
偏陽虛者去石斛,麥冬,加仙靈脾,山藥;偏血虧者去附子、肉桂、巴戟天,加桑寄生、當歸、生黃芪。
以上各型如顱內壓增高癥較明顯,可加大利尿逐水藥,如白茅根、車前草、木通;頭痛明顯加元胡、莪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