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陰莖屬腎,巖腫生于陰莖,故名“腎巖”。由于腎巖日久瘡面潰破,形如去皮之石榴,如花瓣翻開,故又稱“腎巖翻花”。相當于西醫的陰莖癌。
【診斷】
1.臨床表現
本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多有包莖史。初起時在包皮系帶附近、陰莖頭部、冠狀溝部或尿道口處,可見丘疹、紅斑、結節、疣狀增生等,百分百考試網整理逐漸增大、刺癢。晚期可發生破潰,狀如翻花石榴子樣(見圖10-1),并有惡臭分泌物,疼痛加重。嚴重者陰莖潰爛脫落。
患者約有30%以上發生淋巴結轉移,以腹股溝淋巴結最多見。但也可波及髂外及直腸周圍淋巴結等。
本病早期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晚期可出現發熱、消瘦、貧血等。
2.輔助檢查
病理切片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鑒別診斷】
1.陰莖乳頭狀瘤為常見良性腫瘤。多發于冠狀溝、龜頭及系帶附近,可單發或多發,有蒂或無蒂,邊界清楚,呈紅色或淡紅色,百分百考試網整理質軟,生長緩慢,可活檢確診。
2.尖銳濕疣多有不潔性交史,病變呈菜花狀、乳頭狀或結節狀,大小不等,數目不定,有時帶蒂,多位于龜頭、冠狀溝及包皮內板。
3.陰莖白斑一般認為是癌前病變。常位于包皮、龜頭、尿道外口的黏膜處,病變大小不等,邊緣清楚,灰白色,質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