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消法是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和方藥,使初起的腫瘍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結聚成膿,是一切腫瘍初起的治法總則。此法適用于尚未成膿的初期腫瘍和非化膿性腫塊性疾病以及各種皮膚性疾病。該法可使病人免受潰膿、手術之苦,而又能縮短病程,故古人有“以消為貴”的說法。但由于外科疾病的致病原因不同,病機轉化有別,癥狀表現各異,因而在具體應用消法時,是極其靈活的,必須針對病種病位、病因病機病情,分別運用不同的方法。如有表邪者解表;里實者通里;熱毒蘊結者清熱;寒邪凝結者溫通;痰凝者祛痰;濕阻者理濕;氣滯者行氣;血瘀者和營化瘀等。此外,還應結合患者的體質強弱,腫瘍所屬經絡部位等,選加不同藥物。按此施治,則未成膿者可以內消,即使不能消散,也可移深居淺,轉重為輕。若瘡形已成,則不可用內消之法,以免毒散不收,氣血受損;或膿毒內蓄,侵蝕好肉,甚至腐爛筋骨,反使潰后難斂,不易速愈。醫學??育網搜集整理故《外科啟玄》云“如形癥已成,不可此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