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小兒常見病癥――積滯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概述】

  積滯是指小兒乳食不節,停滯中脘,食積不化所致的一種脾胃病證。臨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等為特征。本病屬西醫學慢性消化功能紊亂。

  【病因病理】

  小兒乳食不知自節,或喂養不當,乳食無度,或過食肥膩生冷不消化食物,皆可損傷脾胃。胃主受納,為水谷之海;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受傷,受納運化失職,升降失調,乳食停滯,積而不消,乃成積滯。病后體虛,脾胃虛弱,也可導致乳食不化,夾滯成疾。

  積滯與傷食、疳證關系密切。傷于乳食,日久不消,可變成積,積久不化,郁而生熱,耗傷津液可轉化成疳,故有“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之說。

  【診斷要點】

  1.不思乳食,脘腹脹痛,嘔吐物酸臭,大便易稀,味臭如敗卵。

  2.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或有發熱等癥。

  3.有傷乳、傷食史。大便檢查,有不消化食物殘渣或脂肪球。

  【辯證分型】

  1.乳食積滯癥狀:不思乳食,脘腹脹滿,時有疼痛,曖腐吞酸,煩躁哭鬧,夜臥不寧,手足心熱,大使穢臭,青苔薄白膩,脈滑。

  證候分析:乳食停滯,脾胃受損,故不思乳食。中焦壅滯,則曖腐吞酸。積滯內阻,氣機不利,故脘腹脹滿、時有疼痛。積滯化熱,內擾心脾壩u煩躁哭鬧,夜臥不寧。舌苔膩、脈滑,均為乳食阻滯之象。

  2.脾虛夾滯癥狀:面色蒼黃,疲倦乏力,不思乳食,腹滿喜按,大便溏薄,夜臥不安,舌質淡,苔白膩,脈細滑。

  證候分析:脾胃虛弱,故面黃乏力、不思乳食。脾虛運化失司,則腹滿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膩,脈細滑,均為脾虛夾滯之象。

  【分型治療】

  1.乳食積滯治則:消食化積。

  主方:消乳九加減。

  加減:腹脹者,加木香6克、大腹皮10克;心煩哭鬧、手足心熱,加胡黃連6克、茯神10克;腹脹滿。

  便秘結,加快實10克、生大黃6克(后下)。

  主方分析:消乳丸為消導行氣之劑。方中神曲、麥芽消食化積,香附、砂仁理氣和中,陳皮健脾燥濕。

  處方舉例:

  神曲10克  谷麥芽各10克  香附10克  木香6克  機殼6克  砂仁3克(后下)陳皮6克山植10克  連翹10克  雞內金10克2.脾虛夾滯治則:健脾消積。

  主方:健脾丸加減。

  加減:腹滿脹,加大腹皮10克、積殼6克;舌厚白膩,加雞內金10克、厚樸6克;嘔吐,加半夏10克、生姜2片。

  主方分析:健脾丸為健脾消積理氣之劑。方中人參、白術補氣健脾,陳皮、枳實行氣和胃,神曲、山植、麥芽消食導滯。

  處方舉例:

  黨參10克  白術10克  茯苓10克  神曲10克  山楂10克  谷麥芽各10克  陳皮6克  雞內金10克  積殼6克  甘草6克

  由于積滯可因各種飲食所傷。傷于乳食,常用山植、麥芽;傷于面食,可用神曲、麥芽;傷于谷食,可用神曲、谷芽;傷于生冷瓜果,可用山枳、陳皮;傷于肉、蛋,可用雞內金、山植。

  【中成藥】

  1.小兒香橘丹  每日3次,每1/2~1丸,開水送服。用于脾虛夾滯。

  2.保和丸  每日3次,每次1~3克,開水送服。用于乳食積滯。

  【簡便方】

  1.焦山楂、谷麥芽、焦六曲、雞內金各6克,水煎服。用于乳食積滯。

  2.白術10克,山藥10克,青皮6克,神曲10克,水煎服。用于脾虛夾滯。

  【其它療法】

  【注意事項】

  1.控制飲食,禁食肥甘厚味。給服易消化及有營養的食物。

  2.平時小兒進食定時定量。嬰兒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加相應輔食。

  3.保持大便通暢。易便秘者,每日給服蜂蜜10~20毫升。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