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小兒常見病癥――脊髓灰質炎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概述】

  脊髓灰質炎是由灰髓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俗稱"小兒麻痹癥".臨床以發熱(雙峰熱),輕咳,咽紅,肢痛,或伴嘔吐,腹瀉,肢體癱瘓等為特征。多見于6個月~2歲的小兒,常發生在夏秋季,本病在麻痹前期屬溫病學范疇,病后期出現肢體萎軟癱瘓,則屬"痿證"、"痿芴"等范疇。

  【病因病理】

  風熱暑濕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病邪在肺胃兩經,出現發熱身痛,咽紅咳嗽,嘔吐,腹脹便秘等癥狀,此時若正氣強盛,抗邪外達,病可痊愈。若邪毒不解,隨氣血運行流注經絡,深及四肢百骸,發生肢體疼痛,漸而麻痹,此時邪毒多從肺胃透解,但筋脈已受損傷,氣虛不運,血脈瘀滯。疾病后期,筋、骨、脈均失所養而出現痿軟、癱瘓、肌肉萎縮及骨骼畸形等后遺癥。如邪毒內竄心肝,可見昏迷、抽搐。若痹阻肺俞,即產生呼吸不整、喉間痰鳴、吞咽困難等癥。

  【診斷要點】

  1.流行病史結合發病季節,詳詢當地發病情況,接觸史及疫苗接種。

  2.臨床癥狀

  (1)前驅期(1~4天):發熱,汗出,煩躁,腹痛,泄瀉等輕度消化道及呼吸道癥狀,伴全身感覺過敏。

  (2)癱瘓前期(3~6天):大多于前驅期熱退后經1~6天無癥狀期,身熱又起,全身不適,嘔吐汗出,感覺過敏,不愿人抱,坐立不安,肌肉疼痛,令患兒坐起時不能彎背,須將上肢支撐,以支持軀干坐姿。

  (3)癱瘓期(l~2周):癱瘓發生在發熱第3~4天,熱退后癱瘓不再進展,肢體弛緩性癱瘓,呈不對稱分布,下肢多于上肢,其他肌群亦有受累,如背肌、腹肌、膀胱肌、呼吸肌等。呼吸中樞受損,可有呼吸深淺不勻。

  (4)恢復期:肌力腱力逐漸恢復反射。

  (5)后遺癥期:受累肌群或肢體出現萎縮和畸形。

  3.實驗室檢查腦脊液細胞數大多增加亦可正常;病原學檢查整個病程中取糞便作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查,補體結合中和試驗等,均具有診斷意義。

  【辯證分型】

  l.邪侵肺胃癥狀:發熱咳嗽流涕,厭食嘔吐,頭項身痛,腹痛腹瀉,嗜睡,精神不安,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

  證候分析:時行疫毒之邪,初犯肺胃,致使肺氣失宣,故見發熱,咳嗽流涕。風邪人絡,濕熱痹阻,則全身不適。脾胃受邪,故嘔吐腹瀉。舌質偏紅,舌苔薄膩,脈數,均為邪侵肺胃之象。

  2.邪注經絡癥狀:肺胃癥狀消失后3~4天,發熱又起,肢體疼痛,轉側不利,哭鬧不安,皮膚感覺過敏,甚至拒絕擁抱,繼則出現癱瘓,以下肢為多,可發生于一側,亦有兩側并見,面部癱瘓見口限歪斜,亦可兼見腹肌癱瘓,小便失禁后質紅,苔薄黃,脈滑數。

  證候分析:病邪入里,濕熱蒸騰,故熱退復起,汗出較多。濕熱之邪流注經絡,血脈瘀滯,故肢體疼痛,轉側不利。濕熱內擾心神,故心神不寧,哭鬧不安。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滑數,均為邪注經絡,濕熱內盛之象。

  3.氣虛血滯癥狀:癱瘓6個月尚未恢復,痿軟無力,面色萎黃易汗出,苔薄白,脈滑。

  證候分析:邪熱雖從肺胃透解,然筋脈已受損傷。氣血失調,氣虛則不能運血,血瘀則瘀血內生,留阻絡脈,經脈失養,故肢體麻痹癱瘓。

  4.肝腎虧損癥狀:患肢肌肉明顯萎縮,短小而細,軀干各部發生畸形,骨髓及脊柱呈歪斜凸出,苔薄白,脈沉細。

  證候分析:見于本病后期的癱瘓重癥。由于長期癱瘓,經脈閉塞,氣血不能儒養,導致肌肉萎縮。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損,筋骨失養,故關節弛緩,骨骱畸形。

  【分型治療】

  1.邪侵肺胃治則:疏風解表,清熱化濕。

  主方: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

  加減:濕邪偏重,加藿香9克、苡仁12克;煩躁不安,加朱燈心2扎,地龍10克;便秘,加全瓜萎10克。

  主方分析:葛根黃芩黃連湯為表里雙解之劑,外解肌表,內清胃腸之熱。方用葛根解表清熱,升發脾胃清陽,黃芩、黃連清胃腸之熱,甘草調和諸藥。

  處方舉例:

  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3克藿香10克連翹10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蔻仁6克(后下)滑石15克(包煎)甘草6克

  2.邪注經絡治則:清熱化濕,疏通經絡主方:三妙丸加減加減:壯熱多汗,加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嘔吐者,加半夏10克、姜竹茹6克;呼吸不正,痰嗚氣促,加天竺黃10克、葶藶子10克;抽搐昏迷者,吞服安宮牛黃丸1/2~1粒。

  主方分析:本證為濕熱內竄經絡所致,用三妙丸清熱化濕,另配用秦艽、海風藤、蠶砂等疏通經絡。三妙九中黃柏燥濕清熱,蒼術燥濕健脾,牛膝活血祛瘀,強壯筋骨。

  處方舉例:

  黃柏10克蒼術10克牛膝10克防己10克秦艽10克海風藤15克生苡仁15克蠶砂6克(包煎)滑石15克(包煎)甘草6克

  3.氣虛血滯治則:補氣養血,活血通絡。

  主方:補陽還五湯加減加減:上肢癱瘓,加桑枝10克、絡石藤10克;汗出,加龍骨30克(先煎)、五味子6克;下肢癱瘓,加獨活10克、桑寄生10克。

  主方分析:方中黃芪大補元氣,當歸尾、赤芍、川穹、桃仁、紅花活血祛瘀,地龍疏通經絡。

  處方舉例:

  黃芪10克當歸尾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地龍10克參三七10克紅花10克絡石藤10克桑枝10克甘草6克

  4.肝腎虧損治則: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主方:虎潛丸加減。

  加減:肢冷脈細,加黃芪10克、桂枝10克;肢冷不溫,加桂枝10克、獨活10克、成靈仙10克。

  主方分析:方中虎骨壯筋骨,龜版、熟地、鎖陽補腎益精,知母、白芍滋陰養血,陳皮、干姜溫中和胃。

  虎骨用豹骨代替。

  處方舉例:

  知母10克黃柏10克龜版15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鎖陽10克干姜6克桂枝6克制首烏10克枸杞子10克女貞子10克甘草6克

  【中成藥】

  1.六味地黃丸每日3次,每次3克口服,連用2~3個月。

  2.健步虎潛丸每日2次,每次3~6克口服。

  【簡便方】

  1.針灸上肢癱瘓,取肩?k、肩貞、曲池、外關、合谷;下肢癱瘓,取環跳、風市、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絕骨、昆侖、太溪;腹肌癱瘓,取中脘、梁門、氣海;膀胱肌癱瘓,取腎俞、膀胱俞、中極、關元、百會。

  2.電針治療后遺癥,每次通電半分鐘,重復通電3~4組配對穴位。配對穴位:環跳一秩邊;后陽陵泉一足三里;外陰廉一廉下等。

  【注意事項】

  1.在流行季節勿帶兒童到公共場所,應注意休息,避免疲勞受涼,不吃蠅蟲接觸過的食物。

  2.按期口服預防本病的減毒活疫苗糖丸。

  3.早期癱瘓的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疼痛消失后,應作按摩等被動性訓練,且需不斷耐心地進行。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