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概述】
感冒俗稱“傷風”,臨床以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為主要癥狀。發病率高,全年均可發病,而以冬春兩季為多,發病年齡以嬰幼兒為主。本病屬西醫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病理】
病因主要為感受風寒與風熱之邪。小兒臟腑嬌嫩,肌膚疏薄,衛外不固,加之小兒寒暖不能自調,風邪乘虛侵襲而發病。病變部位主要在肺,肺為五臟之華蓋,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開竅于鼻,外邪自皮毛、口鼻而入,客于肺衛,引起腠理開合失常,衛陽被遏,肺氣失宣。
小兒肺臟嬌嫩,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在感冒過程中,極易引起挾痰、挾滯、挾驚的證候。
【診斷要點】
1.以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等為主,可伴嘔吐、腹瀉。嬰幼兒發熱較高,可出現高熱驚厥。
2.四時均有,多見于冬春兩季,常因氣候驟變而發病。
3.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加,單核細胞增加。
4.全身癥狀較嚴重,呈流行趨勢者為流行性感冒。
【辯證分型】
l.風寒束表癥狀: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噴嚏,口不渴,咽不紅,舌苔薄白,脈浮緊。
證候分析:外感風寒,客于肌表,邪正交爭則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肺開竅于鼻,咽喉為肺氣通道,寒邪外束,肺氣不宣,竅道不利,則鼻塞流涕,咳嗽噴嚏。寒未化熱,故口不渴。脈浮主表,緊主寒束。
2.風熱襲表癥狀:發熱重,惡寒輕,有汗或無汗,頭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紅,或目赤流淚,煩熱口渴,舌紅少津,舌苔薄黃,脈浮數。
征候分析:感冒風熱,邪郁衛表,邪熱郁甚則發熱重而惡寒輕。熱主開泄,故常有汗。頭為諸陽之會,邪郁陽經故頭痛。邪熱上熏咽喉側咽紅。舌紅苔黃,脈浮數,均為風熱之象。
3.外寒內熱癥狀: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面白鼻塞,咽紅腫痛,乳蛾掀紅,口渴欲飲,舌質偏紅,舌苔白,脈浮滑數。
證候分析:外寒內熱為小兒感冒的一個階段,即初感風寒之邪,束于肌表,未能得以及時疏解,邪郁漸見化熱,但風寒之邪仍束于表,故見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面白。內熱漸成,則見咽紅腫痛,口渴飲冷,舌質偏紅,脈浮滑數。
在感冒過程中,可挾痰、挾滯、挾驚。挾痰時,可見喉間痰多,甚則氣急痰鳴;挾滯時,兼有腹脹暖氣,甚則嘔吐、腹瀉、舌苔厚膩;挾驚時,均有明顯高熱,出現抽搐神昏,目珠上竄,熱退搐止。
【分型治療】
1.風寒束表治則:辛溫解表,疏風散寒。
主方:荊防敗毒散加減。
加減:頭痛明顯,加葛根10克、白芷10克;咳嗽痰多,加杏仁10克、象貝10克;發熱不退,加淡豆鼓10克、蘇葉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發散風寒,疏解表邪,是治療風寒感冒的代表方。方中荊芥、防風辛溫解表,羌活、獨活發汗驅邪,柴胡和解透邪,薄荷芳香宣透,前胡、桔梗宣肺止咳利咽,川芎活血祛風,權殼疏理氣機。
處方舉例:
荊芥10克 防風10克 羌活10克 柴胡6克 前胡10克 薄荷6克(后下)生姜3片 杏仁10克 桔梗3克 甘草6克
2.風熱襲表治則: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主方:銀翹散加減。
加減:壯熱不退,加生石膏30克、寒水石15克;
頭痛而脹,加蔓荊子10克、菊花10克;咳嗽痰多,加杏仁10克、象貝10克;咽紅目赤,加板藍根30克、貫眾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為本方之主藥,輔以竹葉清熱,薄荷、淡豆鼓、荊芥辛涼解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祛痰、利咽喉,而蘆根則清熱生津。
處方舉例:
銀花10克 連翹10克 淡豆豉10克 荊芥10克 薄荷 6克(后下)牛蒡子 10克 前胡 6克板藍根30克 桔梗3克 甘草6克
3.外寒內熱治則:解表祛風,清熱利咽。
主方:柴葛解肌湯加減。
加減:汗出不暢,加荊芥10克、蘇葉10克;咳嗽痰黃,加桑白皮10克、魚腥草30克;咽紅腫痛,加牛蒡子10克、板藍根30克;大便秘結,加全瓜萎10克、火麻仁10克。
主方分析:本方治外感發熱,表寒未解,里熱已盛。柴胡、葛根解肌清熱,為方之主藥,輔以羌活、白芷解表止痛,黃芩、生石膏清肺之熱,桔梗利咽化痰,芍藥、甘草和營泄熱。
處方舉例:
柴胡6克 葛根10克 羌活10克 白芷6克生石膏30克 黃芩10克 板藍根30克 薄荷6克(后下)桔梗3克 甘草6克
感冒過程中,挾痰者可加用半貝丸,挾滯者加用保和九,挾驚者加用琥珀抱龍丸、紫雪丹。小兒感冒以風熱襲表最為多見,對高熱不退者,柴胡、生石膏、寒水石有較好效果。由于多數小兒感冒為病毒感染引起,因此荊芥、防風、板藍根、蒲公英、貫眾均為常選藥物。治感冒的湯劑,每日煎出的藥量應增大,每日服3~4次則效果更明顯。
【中成藥】
1.川芎茶調沖劑 每日2次,每次1包,飯后用溫開水沖服。適用于風寒感冒。
2.感冒退熱沖劑 每日3次,每次1包,開水沖服。適用于風熱感冒。
3.柴胡注射液 每日2次,每次2毫升,肌內注射,有良好的退熱作用。
【簡便方】
1.蘇葉10克,蒲公英15克,生姜兩片,水煎服。適用于風寒感冒。
2.羌活10克,板藍根30克,水煎服。適用于風熱感冒。
3.蔥1根(連蔥白),加人奶50~60毫升,隔水蒸,分兩次服。用于嬰兒感冒。
【其它療法】
【注意事項】
1.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
2.患病期間,飲食清淡并富有營養,多飲水。居室空氣要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風。
3.若伴細菌感染時,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