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1.治療原則 溫補脾腎,固澀下元。
2.常用穴位 百會、牌經、腎經、三關、丹田、腎俞、命門、三陰交等穴。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按揉法、擦法、捏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治法:患兒取仰臥位,醫生面對患兒,先按揉百會穴2分鐘,繼而補牌經500次,補腎經500次,推三關30O次;再以揉法施于丹田穴3~5分鐘,最后按揉三陰交30~50次。
患兒取俯臥位,醫生以中指定命門,食、環二指分別置于左右腎俞穴,施三指揉法2分鐘;而后以擦法在這三穴作橫向施治,見熱即收;最后可對脊柱施以捏法,自下而上3~5遍。
(2)隨證加減:腎氣虛者,加補腎經 100次,推三關100次,按揉涌泉50次;肺氣虛者,加補肺經300次,揉外勞宮50次,推三關100次;肝經濕熱者,加清肝經100次,清小腸100次,退下六腑100次,搓脅肋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