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新生兒敗血癥診斷標準是什么?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敗血癥(septicemia)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感染。在身體體抗力減弱或(和)各種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在其中生長繁殖釋放大量毒素,引起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稱為敗血癥。目前常見的致病菌G :以金葡菌為主,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也逐漸增加;G-:以大腸桿菌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為主。條件致病菌有增加的趨勢。一般表現,全身中毒癥狀較重,常常表現為原因不明的急性長期高熱,伴有畏寒、寒戰、出汗、頭痛、嘔吐、腹痛、關節痛等癥狀,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或發灰,呼吸及心跳增快,皮膚可見瘀點或皮疹,肝脾淋巴結腫大。2、WBC↑、N↑,有核左移現象,細胞內有中毒顆粒及空泡,CRP↑,前白蛋白↓,轉鐵蛋白↓。3、血培養(+)是確診的重要依據,反復抽血培養可以提高陽性率;病灶分泌物培養和血培養獲得相同的細菌時更有診斷意義。

  如果多次培養還是陰性,但臨床癥狀支持,也不排除是敗血癥的可能,畢竟有假陰性存在的可能性,至少可以診斷為臨床敗血癥。

  診斷

  (一)易感因素

  1、母親的病史:母親妊娠及產時的感染史(如泌尿道感染、絨毛膜羊膜炎等) ,母親產道特殊細菌的定植,如B 組溶血性鏈球菌(GBS) 、淋球菌等。

  2、產科因素: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羊水混濁或發臭,分娩環境不清潔或接生時消毒不嚴,產前、產時侵入性檢查等。

  3、胎兒或新生兒因素:多胎,宮內窘迫,早產兒、小于胎齡兒,長期動靜脈置管,氣管插管,外科手術,對新生兒的不良行為如挑“馬牙”、擠乳房、擠癰癤等,新生兒皮膚感染如膿皰病、尿布性皮炎及臍部、肺部感染等也是常見病因。

  (二)病原菌

  我國以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為主,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主要見于早產兒,尤其是長期動靜脈置管者;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見于皮膚化膿性感染;產前或產時感染以大腸埃希菌為主的革蘭陰性( G-)菌較常見。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兒以G- 菌如綠膿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沙雷菌等多見。

  (三)臨床表現

  1、全身表現:(1)體溫改變:可有發熱或低體溫。(2)少吃、少哭、少動、面色欠佳、四肢涼、體重不增或增長緩慢。(3)黃疸:有時是敗血癥的惟一表現,嚴重時可發展為膽紅素腦病。(4)休克表現:四肢冰涼,伴花斑,股動脈搏動減弱,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血壓降低,嚴重時可有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2、各系統表現:(1)皮膚、粘膜:硬腫癥,皮下壞疽,膿皰瘡,臍周或其他部位蜂窩織炎,甲床感染,皮膚燒灼傷,瘀斑、瘀點,口腔粘膜有挑割損傷。(2)消化系統:厭食、腹脹、嘔吐、腹瀉,嚴重時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痹或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后期可出現肝脾腫大。(3)呼吸系統:氣促、發紺、呼吸不規則或呼吸暫停。(4)中樞神經系統:易合并化膿性腦膜炎。表現為嗜睡、激惹、驚厥、前囟張力及四肢肌張力增高等。(5)心血管系統: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性休克。 血液系統:可合并血小板減少、出血傾向。(7)泌尿系統感染。

  其他:骨關節化膿性炎癥、骨髓炎及深部膿腫等

  (四)實驗室檢查

  1、細菌學檢查:(1)細菌培養:盡量在應用抗生素前嚴格消毒下采血做血培養,疑為腸源性感染者應同時作厭氧菌培養,有較長時間用青霉素類和頭孢類抗生素者應做L型細菌培養。懷疑產前感染者,生后1h內取胃液及外耳道分泌物培養,或涂片革蘭染色找多核細胞和胞內細菌。必要時可取清潔尿培養。腦脊液、感染的臍部、漿膜腔液以及所有拔除的導管頭均應送培養。(2)病原菌抗原及DNA檢測:用已知抗體測體液中未知的抗原,對GBS和大腸桿菌K1抗原可采用對流免疫電泳,乳膠凝集試驗及酶鏈免疫吸附試驗(EL ISA)等方法,對已使用抗生素者更有診斷價值; 采用16SrRNA 基因的聚合酶鏈反應(PCR)分型、DNA 探針等分子生物學技術,以協助早期診斷。

  2、非特異性檢查: (1)白細胞(WBC)計數:出生12h以后采血結果較為可靠。WBC減少(<5×109/L),或WBC 增多(≤3d者WBC>25 ×109/L;>3d者WBC>20×109/L)。(2)白細胞分類:桿狀核細胞/ 中性粒細胞(immature/total neutrophils ,I/ T)≥0、16 .(3)C2反應蛋白(CRP):為急相蛋白中較為普遍開展且比較靈敏的項目,炎癥發生6~8 h后即可升高,≥8μg/ml(末梢血方法)。有條件的單位可作血清前降鈣素(PCT)或白細胞介素6(IL26)測定。(4)血小板≤100×109/L .(5)微量血沉≥15mm/1h.

  (五) 診斷標準

  1、確定診斷:具有臨床表現并符合下列任一條:(1)血培養或無菌體腔內培養出致病菌;(2)如果血培養標本培養出條件致病菌,則必須與另次(份)血、或無菌體腔內、或導管頭培養出同種細菌。

  2、臨床診斷:具有臨床表現且具備以下任一條:(1)非特異性檢查≥2 條。(2)血標本病原菌抗原或DNA 檢測陽性。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