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陰津耗傷(收沒期)
證候:疹點出齊后,發熱漸退,咳嗽漸減,聲音稍啞,疹點依次漸回,皮膚呈糠麩狀脫屑,并有色素沉著,胃納增加,精神好轉,舌質紅少津,苔薄凈,脈細軟或細數。
分析:陰津耗傷,余熱未凈。麻毒已透,故疹點依次回沒;發熱漸退、胃納轉佳,精神好轉,均為邪退正復的表現;肺陰虧損,故咳嗽聲啞;熱退陰津耗損,故皮膚脫屑,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養陰益氣,清解余邪。
方藥:沙參麥冬湯加減。
常用藥:沙參、麥冬、天花粉、玉竹滋養肺胃津液為主,扁豆、甘草清養胃氣,桑葉清透余熱。
低熱不清,加地骨皮、銀柴胡,以清肺退虛熱;納谷不香,加谷芽、麥芽,以養胃健脾;大便干結,加全瓜蔞、火麻仁,以潤腸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