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概述】
先兆流產未能控制,陰道出血量漸至增多,下腹脹痛持續,甚或加劇,子宮頸口開大,妊娠不能繼續進行者稱難免流產。如果孕囊或胚胎部分排出陰道,部分遺留在宮腔內,腹痛持續,陰道流血不止,此為不完全流產。不完全流產時可反復出血,甚至大量出血,或致休克。如果胚胎組織殘留在宮腔內時間較久,會出現發熱,陰道流出物穢臭,形成感染性流產,嚴重者會造成腹膜炎、敗血癥,后果嚴重。臨床確診為難免流產或不完全流產時,應立即清除宮腔內胚胎及胎盤組織物。難免流產和不完全流產相當于中醫的“墮胎”、“小產”的范疇。凡妊娠12周內,胚胎自然殞墮者稱為“墮胎”。妊娠12~28周內,胎兒已成形而自然殞墮者稱為“小產”。
【病因病理】
由先兆流產安胎失敗發展而來的,常見的病因病理有氣滯血瘀和氣虛血瘀。
1.氣滯血瘀情志郁結汽機不暢,孕后墮胎,瘀阻胞宮,瘀血不去,新血不能歸經而致。
2.氣虛血瘀素體氣虛或體弱多病,氣血虛弱,墮胎后無力祛瘀下胎。
【診斷要點】
1.根據妊娠后在先兆流產基礎上陰道出血增多,腹痛加劇,胚胎多已死亡,不能繼續維持妊娠。
2.難免流產婦檢時見宮頸口已開,見妊娠組織物堵住在宮頸口,出血少或多,宮體大小與孕月基本相符,尿妊娠試驗陽性或陰性。B超見宮體大小與孕月相符,宮腔內見尚完整的胚胎及胎盤組織。
3.不完全流產婦檢見宮頸口略開,或可見少量妊娠組織物,出血量多或少。宮體小于妊娠月份,附件陰性。尿妊娠試驗陽性或陰性。B超見宮體小于妊娠月份,宮腔內僅見部分殘留妊娠組織。
4.墮胎指妊娠12周以內,胚胎自然殞墮,不能繼續妊娠者。小產指妊娠12~28周內,胎兒已成形而自然殞墮,不能繼續妊娠者。
【辯證分型】
1.氣滯血瘀孕后少腹脹痛拒按,陰道出血時多時少,或有塊物落出,塊下痛減,時欲泛惡。苔薄,質暗,脈弦。
2.氣虛血瘀孕后陰道出血較多,挾有血塊,少腹墜痛,面色?s白,神疲乏力,頭暈心悸。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細弦。
【分型治療】
1.氣滯血瘀治法:行氣活血下胎。
方藥:紅花桃仁煎加減。
紅花9克桃仁9克丹參12克當歸10克川芎9克赤芍10克延胡索12克生蒲黃15克(包煎)枳殼10克香附10克川牛膝9克益母草15克
2.氣虛血瘀治法:益氣祛瘀下胎。
方藥:生化湯加減。
人參9克當歸10克川芎9克炮姜3克桃仁12克生蒲黃15克(包煎)敗醬草12克杜仲12克益母草12克
【中成藥】
1.益母草沖劑每日2~3次,每次1包,開水沖服。用于流產后子宮收縮乏力,惡露不凈者。
2.祛膜合劑每日2次,每次30毫升,口服。
用于流產后惡露不凈。
【注意事項】
1.先兆流產和難免流產、不完全流產的治療原則完全不同,前者保胎,后二者是祛胎。因此發現流產患者,首先要診斷為何種流產,然后制定治療原則。
2.對于反復流產而又迫切希望生育者,在流產后應繼續中藥調理臟腑和氣血功能,增強沖任二脈功能,為以后正常妊娠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