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產后出血[中醫(yī)婦科]

發(fā)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概述】

  產婦在分娩后24小時內,陰道流血超過500毫升者,稱為“產后出血”。如處理不當可引起死亡,也是產后死亡原因之一。臨床絕不能機械地把500毫升的出血量作為產后出血的惟一診斷指標,因為在估計出血量時,一般往往少于真正的出血量,故產婦的全身情況觀察也是很重要的。產后出血相當于中醫(yī)的產后血崩、產后血暈等病證。產后出血可引起垂體缺血、壞死,導致希恩(席漢)綜合征,婦科方面表現為閉經。

  【病因病理】

  產后出血的原因較常見的是:①子宮收縮乏力:如羊水過多、雙胎或多胎、子宮肌瘤、過多使用鎮(zhèn)靜劑、產程延長、尿潴留、妊高征等引起;

  ②產道損傷:包括軟產道和骨產道損傷2③胎盤因素:如胎盤滯留、胎盤殘留、胎盤植入等;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雖然產前有出血,但有時也可影響到產后,引起產后出血;④全身性慢性病:如肝炎、腎炎、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等。

  中醫(yī)認為引起產后出血的基本病因病理是:

  1.氣虛素體氣血虛弱,或多產耗氣,或產程延長或羊水過多、巨大兒等影響子宮縮復,子宮收縮乏力,氣虛無力攝血,而致產后出血。

  2.血瘀產婦因產時耗氣,正氣已虛,若產時受寒,與胞宮內瘀血搏結,胎盤滯留,瘀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以致血崩。

  3.外傷產道損傷,胎兒及胎盤娩出后持續(xù)不斷的下血過多。

  【診斷要點】

  1.根據產后24小時內,陰道流血超過500毫升,伴全身氣血虛弱的癥狀,如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胸悶等癥狀。

  2.產遭損傷引起產后出血特點是胎兒、胎盤娩出后陰道持續(xù)流出鮮紅色血液,應及時作陰道檢查,明確出血部位,及時止血,以手術止血為主,輔以中醫(yī)辨證止血。

  3.根據產婦以往病史作必要的化驗檢查,如肝腎功能、凝血功能檢查、妊高征有關的檢查等。還要了解產婦的妊娠史、妊娠期情況,對診斷產后出血原因有幫助。

  4.還有易被忽略的尿潴留引起的產后大出血。

  其特點是尿少,膀胱充盈,將子宮推向一側,子宮體軟。導尿后出血立即減少。

  5.血液不外流,積滯于子宮腔內,子宮軟,子宮體位置升高,體積增大。要與尿潴留鑒別。

  【辯證分型】

  1.氣虛產后下血如崩,色紅,小腹不痛,頭暈目花,面目蒼白,心悸氣短,四肢不溫,冷汗淋漓。苔薄,舌質淡,脈沉細而數。

  2.血瘀產后血崩,色紫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按之似有硬塊,面色?s白,精神疲乏。苔薄潤,脈沉弦或細而數。

  3.外傷胎兒及胎盤娩出后持續(xù)出血,色呈鮮紅,心煩不安,或精神抑郁。苔薄白,音質淡紅,脈沉細。

  【分型治療】

  要采用中酉醫(yī)綜合治療,中醫(yī)治療如下:

  1.氣虛治法:補氣攝血。

  方藥:固本止崩湯加減。

  人參12克黃芪30克白術12克熟地30克當歸9克黑姜3克阿膠12克(烊沖)仙鶴草30克加減:頭暈目眩甚者,加煅龍骨30克(先煎)、煅牡蠣30克(先煎)、茜草根9克;腹痛者,加艾葉炭3克。如汗出肢冷,面色蒼白,脈微細欲絕者,為氣血虛脫證候,可用獨參湯,以益氣攝血止血;或用參附湯,或用參附龍牡湯回陽救逆止血。

  2.血瘀治法:益氣行瘀。

  方藥:逐瘀止血湯加味。

  熟地15克制大黃10克赤芍10克三七粉3克(分吞)沒藥9克丹皮9克歸尾9克枳殼10克桃仁9克陳阿膠12克(烊沖)黃芪30克加減:腹痛劇,有血塊者,加益母草30克、川芎9克、血竭末9克(包煎);伴腹脹者,加木香9克、枳殼10克、香附10克。

  【中成藥】

  1.吉林參粉6~8小時1次,每次3克,吞服。

  用于氣虛血脫者。或用野山人參粉吞服,6~8小時1次,每次l克。

  2.云南白藥每2小時1次,每次4粒,吞服。

  用于血瘀出血,如兼氣虛者,可與人參粉同服。

  3.云南白藥保險子出血多時1粒即服,血減少后隔4小時再服l粒,次日再服1粒。

  【簡便方】

  1.奪命散加味沒藥9克、血竭末9克(包煎)、當歸10克、川芎9克,煎服。用于血瘀者。

  2.吉林參粉3克、三七粉3克,二藥混合,每隔4小時l次,每天服3次,每次2克,吞服。

  【注意事項】

  1.產后出血的病情發(fā)展極快,可以在短時間內發(fā)生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對產后出血的治療必須把握診斷和治療時機。中藥治療產后出血,對由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的有效,而對產道損傷、或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胎盤因素和產科并發(fā)癥等因素引起的產后出血都需配合西醫(yī)療法,綜合治療才能脫離危險。

  2.遇到產后出血首先要排除尿潴留引起的產后出血,這是最簡便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3.預防產后出血的措施,分為孕期、產時、產后三個階段:①孕期必須做好產前檢查,加強孕期保健宣傳,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并發(fā)癥,對有產后出血傾向者或有血液病史者,應做好血型鑒定,有貧血者應及時糾正貧血,遇有死胎應及早結束妊娠;②產時正確處理各個產程,尤其是第三產程,胎兒娩出后切勿過早按摩或擠壓子宮或牽引臍帶,遇有急產、滯產、羊水過多、雙胎、巨大兒等,于胎兒娩出后勿忘記立即注射子宮收縮劑;③產后方面,胎盤娩出后應仔細檢查,如發(fā)現胎盤有缺損,應立即探查宮腔,取出殘留的胎盤組織,同時按摩子宮,嚴密觀察子宮收縮和陰道出血情況。

  4.在產后出血觀察過程中,如果血不從陰道內流出來,肉眼不易觀察到出血量。如果產婦表現出全身失血情況,面色蒼白,心慌氣短,血壓下降,甚至休克,但從陰道向外流出的血量較少,出血量與全身失血情況不符,這是腹腔內出血的特征,應予以重視。

  5.產后出血可能引起席漢綜合征,婦科方面表現為閉經、繼發(fā)不育,故應積極防治產后出血。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