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月經過少[中醫婦科]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概述】

  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凈;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亦少者,均稱為“月經過少”。屬月經病。月經過少常與月經后期并見,常伴體重增加。本病發生于青春期和育齡期者可發展為閉經,發生于更年期者則往往進入絕經。本病相當于西醫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或人流手術后宮腔黏連或大失血后等疾病。

  【病因病理】

  月經過少的病因病理有虛有實,虛者多因素體虛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飲食勞倦傷脾,或房勞傷腎,而使血海虧虛,經量減少;實者多由瘀血內停,或痰濕壅滯,經脈阻滯,血行不暢,經血減少。

  【診斷要點】

  1.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凈為本病的診斷要點,常與月經后期并見。

  2.有些藥物可引起月經過少,如避孕藥、治療精神病藥、抗腫瘤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類藥物(如他莫昔芬、丹哪唑、內美通等),此外雷公藤片、溴隱亭等藥也會引起月經減少,臨診時應詳細詢問有關病史。

  3.多次人工流產手術或手術粗暴,損傷子宮基底層內膜或宮腔黏連,都會引起月經過少,故也需詢問人流手術情況。產后大出血有時先表現月經過少,繼而閉經。

  4.無排卵型功血單純月經過少的情況比較少見,有時是無排卵閉經的先兆。多囊卵巢綜合征也可見月經過少,常伴月經后期,體重增加,繼而聞經。卵巢早衰者也是先表現月經過少,繼而閉經。

  5.月經過少伴月經后期者首先應排除流產或宮外孕,尿、血妊娠試驗和B超都可予以鑒別。

  要診斷和鑒別診斷以上疾病,下列內容可供參考:

  (1)仔細詢問病史:以往月經史,有否停經史、生育史,有否人流手術史,有否慢性病或服影響月經的藥物史,有否婦科疾病史等。

  (2)婦科檢查:內、外生殖器有無特殊異常情況,如果為多囊卵巢綜合征者,雙側卵巢稍增大;子宮內膜異位癥者一側或雙側卵巢增大,呈囊性,與子宮黏連,子宮體固定后傾、子宮峽部可捫及結節。

  (3)盆腔B超(或陰道B超):對診斷流產、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多囊卵巢綜合征、宮腔黏連等有參考價值(詳見各病診斷)。

  (4)血內分泌檢查:檢查項目如T、PRL、FSH、LH、E2、P等,對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無排卵功血等有參考價值慘見有關章節)。如服用性激素類藥物,可影響血內分泌報告結果。

  【辯證分型】

  本病臨床分血虛、腎虛、血瘀和痰濕四型。

  1.血虛 月經量少或點滴即凈,色淡,頭暈眼花,心悸無力,面色萎黃、下腹空墜。舌質淡,脈細。

  2.腎虛 經少色淡,腰酸膝軟,足跟痛,頭暈耳鳴,尿頻。舌淡,脈沉細無力。

  3.血瘀 經少色紫,有小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血塊排出后痛減。舌紫暗,脈澀。

  4.痰濕 月經量少,色淡紅,質黏膩如痰,形體肥胖,胸悶嘔惡,帶多黏膩。舌胖,苔白膩,脈滑。

  【分型治療】

  1.血虛治法:養血和營調經。

  方藥:八珍湯加味。

  黨參12克 黃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術10克 大白芍12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仙靈脾9克 山茱萸9克 雞血藤12克加減:脾虛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陳皮6克;經期者,宜加紅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隱冷者,加文葉9克、烏藥9克。

  2.腎虛治法:補腎養血調經。

  方藥:歸腎丸加減。

  菟絲子12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 當歸9克 熟地10克 淮山藥12克白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仙靈脾10克 補骨脂9克加減:經期加莪術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烏藥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調經。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

  桃仁9克 紅花6克 當歸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包煎)烏藥9克 澤蘭葉12克 京三棱9克加減:瘀久化熱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脹者加枳殼9克、木香9克;經少不暢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術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氣滯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濕治法臊濕豁痰通絡。

  方藥;蒼附導痰丸。

  白茯苓12克 法半夏10克 陳皮6克 炙甘草3克 蒼術9克 香附9克 膽南星10克 枳殼9克 六神曲9克 丹參12克加減:經期者,加沒藥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膩,院問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腎虛者,加鎖陽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中成藥】

  1.指迷茯苓九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濕者。

  2.礞石滾痰丸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濕便秘者。

  3.河車大造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腎虛精不足者。

  4.調經活血片 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氣滯血瘀經行不暢者。

  5.益母草膏 每日3次,每次2匙,開水沖服。

  用于經行不暢者,亦可經前2~3天服。

  【簡便方】

  1.益母草60克、紅棗30克、雞蛋10只,共煮,喝湯,吃紅棗與雞蛋(服量以舒服為度)。用于精血不足挾瘀者。

  2.黃芪30克、黃精15克、山茱萸12克、巴戟天12克、當歸9克,上藥研末,煉蜜為丸,每日2~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精血虧虛者。

  3.三棱30克、獲術15克、紅棗30克冰煎,分2天服,每天服2次,每次50ml.用于血瘀者。

  【其它療法】

  1.耳穴埋藏 取腎、子宮、內分泌區,以油菜籽、磁石,耳針埋穴,每日自按3次,每次3分鐘。

  2.體針 腎虛:三陰交、腎俞、血海穴,均補法;

  血虛:足三里、脾俞、肝俞穴,均補法;痰阻:合谷、外關、豐隆穴,均瀉法;血瘀:血海、中極、地機穴,均瀉法。

  【注意事項】

  1.引起月經過少的因素很多,要仔細詢問病史和認真檢查分析病案,正確辨證治療,防止其發展為閉經。

  2.作內分泌激素檢查時必須停服合內分泌激素藥物3個月,至少1個月以上。在分析報告時應問清末次月經日期及抽血日期,然后按其抽血處于月經哪一期,對照該期的正常參考值進行分析。

  3.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或卵巢早衰等病表現月經過少要予以重視,如果單純中藥治療效果不佳時,可采用中西藥同時治療。

  4.月經過少伴月經后期者要與流產或宮外孕鑒別,不可疏忽,以免耽誤病情。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