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胎萎不長(西醫病名: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諸病源候論?婦人妊娠病諸候》稱胎萎不長為“胎萎”。

  胎萎不長多因母體氣血虛弱,脾腎不足或孕后將養失宜以致胎失所養所致。以妊娠四、五個月后,孕婦子宮增大明顯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兒存活而生長遲緩為主要表現的妊娠疾病。

  本病常見于西醫學所說的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診斷依據]

  1.腹部增大緩慢,明顯小于妊娠月份。

  2.認真核對預產期,如記不清者可按以下五項綜合估測預產期。

  (1)妊娠試驗陽性出現的時間一般為停經40天左右。百分百考試網搜集整理

  (2)早孕反應出現的時間一般為停經40天左右。

  (3)首次婦科檢查子宮大小是否與孕月相符合。

  (4)初次胎轉動時間一般在孕18~20周。

  (5)初次聽到胎心音時間一般在孕18~20周。

  3.產前檢查:

  (1)宮高的測定:若宮底高度連續兩次(相隔1周以上)測量小于第10百分位數,應疑為胎萎不長。

  (2)體重測量:3次連續產前檢查體重不增加,孕未期每周體重不增加反而減少。

  3.B超檢查:

  (1)孕36周前,兒頭雙項徑每周增大小于2mm,若增長大于4mm,可排除胎萎不長。

  (2)孕32周后,胎兒腹徑小于雙頂徑,高度懷疑為不對稱型胎萎不長,若頭圍、腹圍均小于正常,為對稱型胎萎不長。

  (3)羊水量極少時,半數以上為胎萎不長。

  (4)臍動脈及子宮胎盤血流速度波型異常時,應高度懷疑胎萎不長。

  [辨證論治]

  1.氣血兩虛證:胎兒小于正常妊娠月份,神疲食少,面色淡胱白,妊娠后期胎動緩慢無力,唇舌色淡,脈細滑。益氣養血。

  2.胞宮虛寒證:胎兒小于正常妊娠月份,小腹冷痛,食少脘痞,小便清長,大便溏薄,畏冷肢涼,舌淡苔白,脈沉遲。溫陽散寒。

  3.胞宮血熱證:胎兒小于正常妊娠月份,心煩失眠,口苦口干,便秘尿黃,或有陰道見紅,舌紅絳,苔黃干,脈滑數。清熱涼血。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