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產后血暈之病名見于《諸病源候論?婦人產后病諸候?產后血運悶候》。
產后血暈多因血虛氣脫或瘀阻氣閉所致。以產婦剛分娩后突然頭暈眼花,或心胸滿悶,惡心嘔吐,痰壅氣急,心煩不安,甚至神昏不省人事為主要表現的產后疾病。
本病常見于西醫學所說產科休克。
[診斷依據]
1.有產后大出血,創傷如子宮破裂、宮頸陰道裂傷,產科手術人工剝離胎盤、晚期內倒轉術,子宮扭轉或外翻,感染,羊水栓塞,先兆子癇或子癇,產程過長等病史。
2.早期出現煩躁不安、激動焦慮不寧等癥,繼之出現表情淡漠,反應遲鈍,意識模糊、嗜睡,抽搐甚至昏迷。
3.皮膚濕冷,面色蒼白,指趾發紺。
4.脈搏細數或脈搏慢而細。
5.血壓下降,收縮壓下降至10.64kPa或以下。
6.常有呼吸困難、發紺、尿量減少等癥。百分百考試網搜集整理
7.實驗室檢查: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及紅細胞壓積可了解血液有無濃縮和稀釋。
[鑒別診斷]
1.產褥中暑:發病多在盛夏炎熱之時,但分娩時無大出血,惡露正常。
2.產后痙病:產后發生四肢抽搐,頸項強直,甚至口噤,角弓反張,多有產傷及感染史。
3.痛病:素有癇病,適于產后發作,癥見抽搐,痰鳴,口吐白沫,腦電圖可診斷。
[辨證論治]
1.血虛氣脫證:產后失血過多,突然頭暈,面色蒼白,心悸胸悶,或惡心欲嘔,漸至昏不知人,甚至冷汗淋漓,舌淡苔少,脈微或浮大無根。益氣固脫。
2.瘀阻氣閉證:產后惡露不下,或下亦甚少,小腹陣痛拒按,神昏口噤,兩手握拳,面色紫暗,舌質色紫,脈澀。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