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并治》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產后痙病多因血虛、陰虛或感染邪毒所致。以新產后或產褥期內,產婦發生手足抽搐、項背強直,甚或口噤、角弓反張等為主要表現的產后疾病。
本病相當于西醫學所說產后破傷風、產后感染性高熱抽搐。
[診斷依據]
1.產婦在新產后或產褥期,出現四肢抽搐,項背強直,甚至口噤昏迷,角弓反張,呈苦笑面容,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全身大汗。百分百考試網搜集整理
2.檢查:感染邪毒者可見產創傷口。
[鑒別診斷]
1.產后子癇:多發生在分娩后24小時左右,以抽搐昏迷為主,無角弓反張現象,多有產前子癇病史,于產后反復發作,常有高血壓、水腫、蛋白尿。
2.癇病產后發作:有癇病史,突然仆倒,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發出尖叫聲,無角弓反張,移時蘇醒如常人。
3.產后中風:產褥期間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Z斜,語言不利,或出現半身不遂等癥,而無項背強直及角弓反張等癥狀。
[辨證論治]
1.風毒熾盛證:產后7~15天,頭痛項強,發熱惡寒,口噤,面呈苦笑,繼而角弓反張,苔薄白,脈浮弦。解毒熄風。
2.血虛動風證:產后失血過多,驟然發痙,頭項強直,四肢抽搐,舌淡少苔,脈細無力。養血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