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產后腹痛又名兒枕痛。其病名出《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并治》,曰:“產后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干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
產后腹痛多因產后氣血運行不暢,子宮收縮所致。以新產后出現(xiàn)小腹陣陣作痛難忍為主要表現(xiàn)的產后疾病。
本病相當于西醫(yī)學所說產后宮縮痛。
[診斷依據(jù)]
1.多發(fā)于產后3~4天,下腹部陣發(fā)性疼痛,或隱隱作痛多日不緩解,無寒熱現(xiàn)象,惡露可有異常變化,腹痛可因哺乳而加重。
2.觸診下腹部壓痛。百分百考試網(wǎng)搜集整理
3.實驗室檢查多無異常發(fā)現(xiàn)。
[鑒別診斷]
1.產后傷食腹痛:多有傷食史,疼痛部位在脘腹,惡露無改變,伴大便異常。
2.產褥感染腹痛:惡寒發(fā)熱,腹痛不減而拒按,惡露穢臭。實驗室檢查血象及分泌物有異常變化。
3.產后痢腹痛:產后腹痛窘迫,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膿血樣。大便檢查可見多量紅、白細胞。
[辨證論治]
1.氣血兩虛證:產后小腹隱隱作痛,腹軟喜按,惡露量少,色淡質稀,頭暈心悸,大便于結,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補血益氣。
2.瘀阻胞宮證:產后小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少,色暗有塊,血塊下后腹痛緩解,面色青紫,舌暗或有斑點,苔白滑,脈弦澀。活血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