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濟陰綱目?論崩漏雜治法》曰:“丹溪云:崩漏有虛有熱,虛則下溜,熱則通流。”
崩漏病多因腎虛、脾虛、血熱、血瘀,沖任不能約制經血所致。以月經周期紊亂,子宮出血如崩似漏為主要表現的月經類疾病。
本病相當于西醫學所說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診斷依據]
1.多見于青春期、更年期婦女。
2.月經周期紊亂,或提前或錯后。百分百考試網搜集整理
3.經血量多暴下如注,或量少淋漓不盡,或兩者交替而作。
4.婦科檢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及腫瘤等。
[鑒別診斷]
1.胎漏、胎動不安:妊娠期間陰道少量出血,時下時止,或伴腰酸腹痛。
2.異位妊娠:停經2~3月,有早孕表現而突起腹痛,陰道少量出血。
3.新產出血、晚期產后出血、(產后)惡露不絕:為產后陰道出血不止。
4.經期延長:經期持續延長,但非淋漓不盡,且周期一般正常。
5.月經過多:經量雖多,但不似崩中之來勢急暴,周期、經期均正常。
[辨證論治]
1.胞宮血熱證:陰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血色深紅或紅,質粘稠,口干喜飲,頭暈面赤,煩躁易怒,便秘尿黃,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清熱涼血止血。
2.瘀阻胞宮證:經血淋漓不盡,或突然下血量多,色暗或黑,夾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下后痛減,舌質紫暗或有斑點,脈沉澀或弦緊。活血化瘀。
3.胞宮濕熱證:經血淋漓,或驟然量多如崩,血色深紅或紫暗,質粘稠,帶下量多氣腥臭,小腹脹痛,或有發熱,渴不欲飲,身體困重,。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清熱化濕止血。
4.氣不攝血證:暴崩下血,或淋漓不盡,色淡質稀,面白虛浮,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食少便溏,小腹空墜,舌質淡,脈虛大或細弱。補氣攝血。
5.腎陰虛證: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血色鮮紅,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失眠盜汗,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滋補腎陰。
6.腎陽虛證: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血色淡紅,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淡白,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淡胖或有齒痕,舌苔薄白,脈沉細或微弱,尺部尤甚。溫補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