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主要證候:經前、經期精神抑郁不樂,情緒不寧,胸悶脅脹,不思飲食。苔薄白,脈弦細。
證候分析:病由情志所傷,肝失條達,經前陰血下注沖任,沖氣旺盛,肝血不足,肝之疏泄愈加不暢,故見精神抑郁,情緒不寧;足厥陰肝經布脅肋,肝郁氣滯,則胸悶脅脹,肝氣犯脾,故不思飲食。苔薄白,脈弦,為肝郁之象。
治法:舒肝解郁,養血調經。
方藥:逍遙散(方見月經不調)。
若肝郁化火,見經前煩躁易怒,甚至怒而發狂,經后復如常人,月經量多,色紅,經期提前等,上方加丹皮、山梔子,或用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鑒》)清肝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