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肝熱型
主要證候:妊娠早期,嘔吐酸水或苦水,胸脅滿悶,噯氣嘆息,頭暈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燥,脈弦滑數。
證候分析:孕后沖氣挾肝火上逆犯胃,故嘔吐酸水或苦水;肝郁氣滯,氣機不利,所以胸脅滿悶,噯氣嘆息;肝火上逆,因而頭暈目眩,口苦咽干;熱盛傷津,故渴喜冷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燥,脈弦滑數,為肝熱內盛之征。
治療法則:清肝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舉例:加味溫膽湯(《醫宗金鑒》)。
陳皮、制半夏、茯苓、甘草、枳實、竹茹、黃芩、黃連、麥冬、蘆根、生姜。
方中黃芩、黃連、竹茹清肝熱,除煩止嘔;枳實、陳皮寬胸和胃,調氣降逆;半夏、茯苓、生姜除濕化痰,降逆止嘔;麥冬、蘆根養陰清熱,除煩止嘔;甘草調和諸藥。全方有清肝和胃,降逆止嘔之效。
若嘔甚傷津,五心煩熱,舌紅口干者,酌加石斛、玉竹、麥門冬以養陰清熱;便秘者,酌加胡麻仁潤腸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