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主要證候:妊娠小腹冷痛,喜溫喜按,形寒肢冷,倦怠無力,面色光白,舌淡,苔白,脈細滑。
證候分析:素體陽虛,孕后胞脈失于溫煦,故小腹冷痛,喜溫喜按;中陽不振,則倦怠無力;陽氣不能外達,故形寒肢冷:面色觥白。舌淡,苔白,脈細滑,為虛寒之征。
治療法則:暖宮止痛,養血安胎。
方藥舉例:膠艾湯(《金匱要略》)。
阿膠、艾葉、當歸、川芎、白芍、干地黃、甘草
方中艾葉暖宮止痛;當歸、川芎養血行滯;白芍、甘草緩急止痛;阿膠、干地黃養血安胎。全方共奏暖宮止痛,養血安胎乏效。
若腎陽虛衰,兼腰痛者,酌加杜仲、巴戟天、補骨脂以溫腎助陽,使陰寒消散,氣血流暢,則腹痛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