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主要證候:妊娠小腹綿綿作痛,頭暈心悸,失眠多夢,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滑。
證候分析:素體血虛,孕后血聚養胎而愈虛,血虛胞脈失養,故小腹綿綿作痛;血虛髓海失養,則頭暈;血不養心,則心悸;神不安舍,則少寐多夢;血虛不能上榮于面,故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滑,為血虛之征。
治療法則:補血養血,止痛安胎。
方藥舉例: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去澤瀉,加黨參。
當歸、白芍、川芎、白術、茯苓、澤瀉。
方中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行血中之滯;白芍養血緩急止痛;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以資生化之源。全方使氣充而血沛,氣血運行調暢,以收胎安痛止之效。
若血虛甚者,酌加枸杞子、制首烏、菟絲子滋腎養血,濡養胞脈;心悸失眠者,酌加酸棗仁、龍眼肉、五味子養血寧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