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濕阻氣機型胎死不下的辨證論治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主要證候:孕期胎死胞中不下,小腹冷痛,陰中流出粘膩黃汁,胸腹滿悶,口出穢氣,神疲嗜睡,苔白厚膩,脈濡緩。

  證候分析:脾虛濕阻,壅塞胞脈,運胎無力,故胎死胞中不下,小腹冷痛;,濕濁內生,穢液下流,故陰中流出粘膩黃汁;濕困中州,氣機不利,故胸腹滿悶;胎死既久,腐氣上逆,故口出穢氣;脾虛濕困,陽氣不振,故神疲嗜睡。苔白厚膩,脈濡緩,乃濕困中州,氣機不利之征。

  治療法則:健脾除濕,行氣下胎。

  方藥舉例:平胃散(《和劑局方》)加芒硝、枳實。

  蒼術、厚樸、陳皮、甘草

  方中蒼術健脾燥濕;厚樸、枳實行氣消脹滿;陳皮理氣化痰濕;甘草和中;加芒硝軟堅;滑利下胎。全方合用有健脾除濕,行氣下胎之效。

  若藥物治療無效時,可以手術治療。子宮小于3個月妊娠者,直接行鉗刮術;子宮大于3個月妊娠者,可行人工引產。術前均應備血。胎死過久易發生凝血機制障礙,所以胎死3周以上者,應作凝血功能檢查。如凝血功能異常,應在糾正后進行手術處置。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