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7 共2頁
正確取穴和針灸療效的關系很大。現代臨床常用的腧穴定位與取穴方法有:
(一)骨度分寸法
始見于《靈樞·骨度》篇。它是將人體的各個部位分別規定其折算長度。作為量取腧穴的標準。如前后發際間為12寸;兩乳間為8寸;胸骨體下緣至臍中為8寸;臍孔至恥骨聯合上緣為5寸;肩胛骨內緣至背正中線為3寸;腋前(后)橫紋至肘橫紋為9寸;肘橫紋至腕橫紋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轉子)至膝中為19寸;膝中至外踝尖為16寸;脛骨內側髁下緣至內踝尖為13寸;外踝尖至足底為3寸。(表10-5及圖10-1)。
表10-5 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 | 部位起點 | 常用骨度 | 度量法 | 說明 |
頭部 | 前發際至后發際 | 12寸 | 直量 | 如前后發際不明,從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發際3寸,大椎至后發際3寸 |
胸腹部 | 兩乳頭之間 | 8寸 | 橫量 | 胸部與脅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據肋骨計算,每一肋兩穴間作1寸6分 |
胸劍聯合至臍中 | 8寸 | 直量 | ||
臍中至趾骨聯合上緣 | 5寸 | |||
背腰部 | 大椎以下至尾骶 | 21椎 | 直量 | 背部直寸根據脊椎定穴,肩胛骨下角相當第七(胸)椎,髂嵴相當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背部橫寸以兩肩胛內緣作6寸 |
上肢部 | 腋前紋頭至肘橫紋 | 9寸 | 直量 | 用于手三陰、手三陽經的骨度分寸 |
肘橫紋至腕橫紋 | 12寸 | |||
下肢部 | 恥骨上緣至股骨內上踝上緣 | 18寸 | 直量 | 用于足三陰經的骨度分寸 |
脛骨內側髁下緣至內踝尖 | 13寸 | |||
股頭大轉子至膝中 | 19寸 | 直量 | 用于足三陽經的骨度分寸;“膝中”前面相當犢鼻穴,后面相當委中穴;臀橫紋至膝中,作14寸折量 | |
膝中至外踝尖 | 16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