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德育過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借助于德育內容和方法,進行施教傳道和受教育修養的統一活動.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發展的過程,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進程.
27.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8. 說服教育: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
29. 榜樣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30. 古代學校的教育特征 (1)階級性(2)道統性(3)專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像征性功能占主導地位.
31. 20世紀后的教育有哪些特點: (1)教育終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32. 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有哪些: (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人才.(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33. 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1)教育再生產勞動力(2)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34. 信息技術對教育有哪些影響: (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知識的觀念,(2)信息技術改變著人膠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
35. 怎樣理解網絡教育:網絡教育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指網絡技術應用于教育中,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教學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教學用具.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綜合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網絡上構建”網絡學校”它集學校,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為一體.為學習者提供前所未有的的開放的學習環境.
36.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有哪些: (1)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2)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3)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4)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5)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37. 教育目的作用有哪些?(1)教育目的的導向作用(2)教育目的激勵作用(3)教育目的評價作用
38. 現階段我國教育的基本精神有哪些?(1)我國要求培養的人是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2)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支持腦力與體力兩面三刀方面的和諧發展.(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9. 如何理解素質教育?(1)素質教育是面向學生的教育(2)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40. 學生的本質屬性是什么?(1)學生是處于人生階段身心發展最迅速時期的人(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41. 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條件有哪些?(1)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2)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3)了解學科的發展脈絡.(4)了解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
42. 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有哪些?(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3. 教師的人格特征有哪些: (1)教師優良的個性品質(2)教師不良的個性品質
44. 教學計劃有哪些部分構成:教學計劃設計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其說明,課時安排,課程開設順序和時間分配,考試考查制度和實施要求幾部分所構成.
45. 課程實施的結構有哪些?(1)安排課程表(2)分析教學任務(3)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4)選擇并確定教學模式(5)規劃教學單元(6)組織教學活動(7)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與結果
46. 課程評價的基本階段有哪些?(1)把焦點集中在所在研究的課程現象上(2)搜集信息(3)組織材料(4)分析資料(5)報告結果
47. 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有哪些?(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3)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相結合
48. 教學過程的結構有哪些?(1)引起學習動機(2)領會知識(3)鞏固知識(4)運用知識(5)檢查知識
49. 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要求是什么?(1)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育(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確良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50.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要求是什么?(1)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2)得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3)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4)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