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思考

發布時間:2011-09-30 共2頁

    自2004年10月份以來,我國煤礦重特大事故頻頻發生。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球煤炭安全生產形勢。2003年世界煤炭產量約50億t,煤礦事故死亡總數約8000人。當年中國的煤炭產量約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數則占近80%.2003年中國煤礦平均每人每年產煤321t,全員效率僅為美國的2.2%、南非的8.1%;百萬噸死亡率則是美國的100倍、南非的30倍。從數字上不難看出,我國在世界所有產煤大國中的安全生產水平還很低,差距依然明顯。那么,困擾我國煤炭工業安全生產的癥結在哪里?經濟的高速發展難道一定要以安全生產事故高發為代價嗎?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究竟應當確立一種什么樣的思路,才能從根本上遏制礦難頻發的勢頭呢?本文擬從以下8個方面加以闡述。
    1 政策支持與財稅扶持
    中國能源產業目前總生產能力已經達到3.85億kW.到2020年,可望達到9億kW,將超過美國整個市場能力。美國能源市場的發展用了100a的時間,才達到將近10億kW 的一個水平,而中國只用了15a的時間就可以達到美國市場總能力一半的水平,這種增長的速度是可喜的、驚人的。在我們驚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們還要密切關注經濟增長和能源行業發展之間的內在關系。經濟的增長拉動了煤炭的需求,煤炭需求的增加又需要煤炭生產設施、技術水平和產業能力的提高來實現;同時,由于對煤炭生產設備的發展和擴張又會給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如何協調經濟、能源、工業和環境的發展關系,是我們研究煤炭產業發展戰略而要全面考慮的問題。
    環保的壓力和社會生活品質提高對傳統煤炭工業的發起了挑戰,也將迅速推動“綠色開采”、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我國煤炭產業集中度低,美國前4家煤炭大企業集中度占到全部的46.7%,澳大利亞前5家占了71.5%,南非前4家占了62.3%.2003年我國前4家煤炭企業市場集中度僅占14.6%,前8家僅占21.6%.根據國務院重點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的精神,我們的各級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促進煤電聯營,把具有發展潛力的礦區作為大型的煤炭基地。加快建設“雙高”礦井,全面提高和改進煤礦開采技術能力。加大小型煤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力度,要對小煤礦逐一進行排查認定,凡按規定應關閉的礦井,必須立即予以關閉。政府的財稅支持是煤礦生存、改革和重組的關鍵因素。進一步完善政策,努力為煤炭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環境。加快落后礦井的淘汰工作,對現有煤礦進行資源整合,推行采礦權公開招標拍賣,建立合理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切實減輕煤炭企業稅收負擔,支持企業處理不良資產,穩定煤炭進出口政策。
    2 嚴格行政執法加大整治力度
    自2002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實施以來,2004年度中國煤礦安全生產有可能創出歷史最好水平,全年事故死亡人數有可能降低到近20a來的最低點。全國煤炭安全生產形勢整體向好,局部依然嚴峻。
    (1)煤礦外部監督力量需要加強。我國煤礦監察人員一般從當地公務員中選出,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進行異地調動的,這就導致在一些地方,煤礦企業和煤礦安全的監督者暗地結成利益聯盟,使得煤礦企業的外部監督力量形同虛設。因此,我們應當采用國際通用辦法,完善監督職能,建立一支獨立的煤礦安全監察隊伍,各地煤礦監察員實行常年輪換制,每2a輪換1次,如遇1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調查,當地安全監察員不得參加。
    (2)建立煤礦安全生產資格準入制。在中國,申請開礦卻不需要很多的硬性資格條件,這就導致了許多煤礦主,特別是中小型煤礦的企業主們素質比較低,他們為追求產量,違章指揮,漠視法律法規,這樣的企業管理水平,大大增加了煤礦企業的安全風險。因此,煤礦企業主要經營管理者必須接受安全資格培訓,并經煤礦安全監察部門考試合格后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凡未取得礦長安全任職資格證書的一律不得擔任礦長。
    (3)實行煤礦特種行業從業人員上崗制度。井下作業屬高危特種行業,煤礦從業人員必須接受特種培訓,并經煤礦安全監察部門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4)提高采礦準入門檻。逐步實行資源有償使用政策,提高采礦準入門檻。要開辦煤礦,首先要取得采礦權。采礦權是通過按法定程序進行的公開招標拍賣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執法和處罰力度,下決心對不符合安全生產的煤礦進行整頓;對經過整頓治理的煤礦,仍不符合安全生產標準規定的,強行關閉。建立社會公信力制度,重罰缺乏公信力的煤礦經營者。根據國家煤礦安全專項整治精神,嚴格執行“七個一律關閉”政策,使煤礦法人銘記“不是煤礦消滅事故,就是事故消滅煤礦”的原則。
    (5)呼吁頒布礦難賠償相關法律法規。政府作為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管主體,應盡快出臺礦難賠償法律或條例,提高礦難賠償標準,要讓礦主出了事故賠不起,從而體現出政府對生命的關愛和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重視。
    針對頻繁發生的礦難,,煤礦企業為安全事故所付出的違規成本實在太低了,死1個人,往往只需要賠上幾萬元就能擺平,這樣對生命的低估價,死亡礦工的賠償金與煤礦礦主的高額收益相比根本不成比例,這不足以促使礦主對安全生產的重視。山西省近期規定,因煤礦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礦主所付賠償金不得低于20萬元。同時,發生1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鄉鎮煤礦,將被依法吊銷有關證照,由政府收回采礦權重新公開拍賣。強制性提高死亡礦工的賠償標準,就是要警示、督促煤礦業主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煤礦安全水平,維護礦工的生命財產權益。要讓事故不發生,就要讓事故發生不起,讓業主出了事故賠不起。所以我們應增加礦主違規成本,提高全社會的風險意識。這樣才能體現對人的安全權、生命權、健康權的尊重。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