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年管理知識大綱內容:事故應急管理體系

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第四節 事故應急管理體系

  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1、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2、迅速控制事態,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測、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現場恢復。
  4、查清事故原因,評價危害程度。
  事故應急救援的特點
  1、 不確定性和突發性
  2、 應急活動的復雜性
  3、 后果、影響易猝變、激化和放大
  應急救援行動必須做到迅速、準確和有效。
  事故應急管理理論框架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應強調全過程的管理,涵蓋了突發事件發生前、中、后的各個階段,包括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等各個階段,并充分體現“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應急理念。
  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4個階段。盡管在實際情況中這些階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階段都有其明確的目標,而且每一階段又是構筑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之上,因而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的相互關聯,構成了重大事故應急管理的循環過程。
  1、預防 
  預防有兩層含義,一是事故的預防工作,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發生的前提下,通過預先采取的預防措施,達到降低或減緩事故的影響或后果的嚴重程度。
  2、準備
  3、響應
  4、恢復 
  恢復工作包括短期恢復和長期恢復。
  短期恢復并非在應急響應完全結束之后才開始,恢復可能是伴隨著響應活動隨即展開的。應急響應活動開始后,短期恢復活動就立即開始了。
  長期恢復的重點是經濟、社會、環境和生活的恢復。
  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基本構成
  一個完整的應急體系應由組織體制、運行機制、法律法規體系和支持保障系統4部分構成。
  組織體制:管理機構——功能部門——應急指揮——救援隊伍
  運作機制: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屬地為主——公眾動員
  法制基礎:法律——條例——政府令——標準
  保障系統:信息通信——物資裝備——人力資源——經費財務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原則
  1、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2、條塊結合,屬地為主。
  3、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4、依托現有,資源共享。
  5、一專多能,平戰結合。
  6、功能實用,技術先進。
  7、整體設計,分步實施。
  事故應急響應機制
  重大事故應急應根據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事態發展趨勢和控制能力實行分級響應機制,對不同的響應級別,相應地明確事故的通報范圍、應急中心的啟動程度、應急力量的出動和設備、物資的調集規模、疏散的范圍、應急總指揮的職位等。典型響應級別通常可分為3級
  1、 一級緊急情況必須利用所有有關部門及一切資源的緊急情況,或者需要各個部門同外部機構聯合處理的各種緊急情況,通常要宣布進人緊急狀態。
  2、 二級緊急情況需要兩個或更多個部門響應的緊急情況。
  3、 三級緊急情況能被一個部門正常可利用的資源處理的緊急情況。
  事故應急救援響應程序
  事故發生——接警——警情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關閉)
  現場指揮系統的組織結構
  現場指揮系統模塊化的結構由指揮、行動、策劃、后勤以及資金/行政5個核心應急響應職能組成。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