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金屬塵肺
由于吸入含有金屬性粉塵而引起的塵肺。如鋁塵肺、電焊工塵肺等。
5) 混合性塵肺
由于同時吸入含有游離二氧化硅粉塵和其他粉塵而引起的塵肺。如煤礦工人所患的煤工塵肺(煤矽肺)和鑄造工人所患的鑄工塵肺多屬于混合性塵肺。
目前,我國把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炭黑塵肺、滑石塵肺、石棉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這12種塵肺病例為法定職業病。
(2) 影響粉塵的致病因素
粉塵的致病因素主要有粉塵的沉積量、粉塵的致病性、吸入量。
1) 粉塵在肺泡內的沉積量是發生塵肺病的首要條件,沉積量和下列因素有關。
粉塵粒徑:人體呼吸器官對粉塵的進入有防御機能,進入的粉塵大部分被阻留在鼻腔中或粘附在各級支氣管的粘膜上,隨呼吸或痰液排出體外,僅有一小部分粒徑較小的塵粒才可能進入肺泡而沉積。粒徑大于15微米很難進入肺泡,進入肺泡的粉塵粒徑在10微米以下,阻留在肺泡內的粉塵95%以上的粒徑都小于5微米。
表面活動:粒徑越小、破碎生成的粉塵越新、表面活性越大,導致肺組織纖維化的作用越強。
荷電性:空氣中懸浮粉塵大部分帶電,溫度升高荷電增加,濕度增加荷電減少;荷電多的塵粒易被阻留在肺內,并能影響細胞的吞噬速度。
2) 粉塵的致病性(毒物粉塵除外)
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不與其他元素氧化物結合在一起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發病時間越短,病變發展速度越快,危害性越大;接觸含游離二氧化硅70%以上粉塵的發病時間遠低于接觸含游離二氧化硅10%以下的粉塵;石棉、鉛、鉻、鎳、滑石、聯苯胺粉塵,焦爐煙塵及放射性礦塵等是致癌粉塵,金屬致癌粉塵除與劑量有關外,且與吸煙有關;如接觸鉻塵的工人,肺癌死亡率吸煙的約為不吸煙的6倍;有機粉塵均可引起變態反應性肺泡炎;難溶性粉塵都能引起氣管炎和肺部組織纖維化(塵肺);
3) 粉塵的吸入量
作業場所空氣中的粉塵濃度越高、有塵作業的勞動強度越大、接觸粉塵的時間越長、粉塵吸入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塵肺。
(3) 生產性粉塵危害因素辨識
1) 根據工藝、工藝設備、物料、操作條件分析可能產生的粉塵種類和部位;
2) 用已經投產的同類生產廠、作業崗位的檢測數據或模擬實驗測試數據作為參考、類比;
3) 分析粉塵產生的原因、粉塵擴散傳播的途徑,依空氣中粉塵最高容許濃度、作業時間、粉塵的特性,確定粉塵的種類、分布、危害方式、危害范圍和主要粉塵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