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爆炸性粉塵
固體可燃物及某些常態下不燃燒的金屬、礦物等物質的粉塵,具有極高的比表面積和異常的化學活性;表現為燃點降低,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遇到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其粉塵的平均粒徑越小,越易燃燒、爆炸。
易燃易爆粉塵和可燃纖維的特征參數請見附錄4-8。
(二) 腐蝕和腐蝕性物質
物質表面與周圍介質發生化學反應或電化反應而受到破壞的現象稱腐蝕。
(1) 電化學腐蝕
鍋爐壁和管道受水的腐蝕、金屬設備在大氣中的腐蝕、地下管道在土中的腐蝕、有機物質加工設備的腐蝕等大部分屬于電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與金屬、周圍介質的電化學性能和溫度、濕度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分析時,對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設備、管道內部不易察覺到電化學腐蝕要給予注意,一旦發生破壞,將會導致后果嚴重的事故發生。
(2) 化學腐蝕
由于腐蝕性物質造成的化學腐蝕在工業中是普遍存在的。腐蝕性物質作用于皮膚、眼睛、肺部、食道,會引起表皮組織、粘膜的灼傷、炎癥,甚至死亡;作用于建(構)筑物、設備、管道、容器等表面,會造成損害和破壞。
(3) 腐蝕性物質的分類
將重要的腐蝕性物質按化學組成予以分類:
1) 無機酸性腐蝕物質
主要是一些具有氧化性的強酸,如硝酸、硫酸、氯磺酸、鹽酸、磷酸等,還有遇水生產強酸的物質,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等。
2) 有機酸性腐蝕物質
一級有機酸性腐蝕物質,如甲酸HCOOH、溴乙酰CH<sub>3<sub>COBr等;
二級有機酸性腐蝕物質,如乙酸CH<sub>3<sub>COOH、氯乙酸CH<sub>2<sub>ClCOOH等。
3) 無機堿性腐蝕物質
主要為強堿,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硫化鈉、硫化鈣、氧化鈣等。
4) 有機堿性腐蝕物質
主要為有機堿金屬化合物和胺類,如丙醇鈉CH<sub>3<sub>CH<sub>2<sub>CH<sub>2<sub>ONa、二乙醇胺HN(CH<sub>2<sub>CH<sub>2<sub>OH)<sub>2<sub>TFFU。
5) 其他無機及有機腐蝕性質
無機物如次氯酸鈣Ca(ClO)<sub>2<sub>、次氯酸鈉NaClO、三氯化銻SbCl<sub>3<sub>等;有機物如苯酚C<sub>6<sub>H<sub>5<sub>OH、甲醛HCH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