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量安全性評價。
定量安全性評價系指通過評價可以利用精確數學(傳統教學)方法求得系統事故(一般都是指特定事故)發生的概率,并將計算得出的事故概率同規定或預期的安全指標進行比較,以評價系統的安全水平是否滿足要求。
對于那些危險性特別高,事故頻發的裝置和保護等系統,要在定性的基礎上進行定量評價。
目前,中小型企業定量評價有兩種,一種是以可靠性為基礎的評價法。如故障類型影響致命度分析和事件數分析等;另一種是評點法。在難于取得可靠性數據的情況下,可采用評點法,此法的應用是較為精確的。它是從幾個方面來考慮故障對系統的影響程度,用一定的點數表示程度的大小,通過計算,求出故障等級。
通過故障等級和評點數,可掌握故障程度,從而對人身,設備的安全工作,有個基本的安全基準,因此,可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4.安全性評價的注意事項
電力生產安全性評價首先在華北電力局所屬的一些企業試行。鞍山市農電局是在1997年開始開展安全性評價。通過實踐我們對安全性評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安全性評價是超前控制事故的安全管理系統。過去我們是通過事故、障礙、異常的統計分析,掌握事故發生的原因、規律,采取反事故措施,來防止事故的發生。這是種事后控制事故的有效方法,今后仍然要堅持采用。但應該看到它的不足之處是,只能局限在已經發生的設備故障及異常狀態的范疇內,基本上涉及不到客觀上大量存在的尚未引發的設備故障,設備異常運行等諸多不安全因素。但是實際經驗告訴我們:一個電力企業長期無事故安全運行,不等于不存在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保證企業領導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決策的正確性、安全性評價就是一個好辦法,是一種事前控制事故的好辦法。
一個事前控制,一個事后控制,這兩種控制事故的安全管理系統組合起來,就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事故控制安全管理系統。
(2)貴在真實。安全性評價必須堅持按標準逐項評價,要完全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安全水平,不允許有水份,否則就會失去評價的真實性。安全性評價的主要標準是依據國家、部、局頒發的規程制度,技術標準,反事故技術措施以及本單位制訂的規程制度。 安全性評價和ISO-9000質量認證一樣,都是用標準來衡量實際水平,找出偏差,分析評價,指出糾正偏差的措施予以糾正。
(3)安全性評價是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安全管理水平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檢查評價,所以強調要逐項檢查評價,做出正確的結論,絕不允許走過場。給分、扣分都要有依據,要說明理由,不能有絲毫隨意性,要對評價的單位負責,保證評價質量。
(4)重在整改。安全性評價的目的是加強安全生產基礎,防止發生重大事故,大幅度減少頻發性事故,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因此評價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被評單位的領導必須重視,一抓到底,逐項完成,這樣安全性評價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則只評價不整改,評價就沒有意義,不會起什么作用。所以強調應重在整改,通過整改能使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得到提高,逐步走向完善。
5.評價的具體步驟
(1)被評企業組成領導小組和評價組,組織職工學習安全性評價文件、查評的具體內容、方法和評價依據。將評價項目分解到各基層,由各基層組成評價組發動群眾進行自查、自改、自評、并填表總結。
(2)企業評價組對各基層單位的評價工作進行查詳,并匯報總填表,寫出文字總結。
(3)邀請上級安全性評價組進行安全性評價。
(4)被評企業安全性評價領導小組組織力量逐條研究落實評價組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制定實施計劃,落實到人,限期完成,并指定一位領導和安監科專門負責日常的督促檢查工作。
(5)一年后自查總結,邀請評價專家組來復查。
總之,傳統的安全工作方法,越來越不能完全適應于生產的發展,在肯定其重要作用的同時,必要的改進已經迫在眉睫。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安全工作應從“問題出發型”轉到“問題發現型”,后者應是我們今后安全工作的主要模式,采取“問題發現型”進行安全工作有利于事先預測到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掌握事故發生的規律,作出定性、定量的評價,從而及時發現設計、施工、運行管理中所存在的事故危險性,提出相應的安全措施,達到超前控制事故,防止重大、特大人身傷亡事故和設備事故的發生,從而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增強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