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危險點分析
1.1 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危險
所謂危險,就是指能導致事故發生的既有或潛在的條件,危險——是安全的反義詞。“危險的定義”是指若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概率)和所具有的危害性(嚴重程度)超過了允許限度;則所從事的活動或對象系統是危險的,否則則認為是安全的。
1.1.2 什么是危險嚴重度
危險嚴重度是表示危險嚴重程度的等級,是對危險嚴重程度的定性度量。一般危險分為4個等級:第一類,惡性的,這類危險的發生會導致惡性事故發生,造成重大設備損壞或人員傷亡;第二類,嚴重的,這類危險的發生會導致設備嚴重損壞或人身嚴重傷害;第三類,輕度的,這類危險的發生會導致人身輕度傷害或設備損壞;第四類,輕于第三類的輕微受傷或設備輕微損壞,這類危險可以忽略。
1.1.3 什么是危險點
危險點就是事故的易發點、多發點、設備隱患的所在點和人的失誤的潛在點。因此,危險點是一種誘發事故的隱患,如果不進行防范和治理,在一定條件下它就有可能演變為事故。作業中的危險點,是指在作業中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地點、部位、場所、設備、工器具等。
1.2 如何搞好危險點分析
1.2.1 什么是危險點分析
危險點分析,是指在一項作業或工程開工前,對該作業項目(工程)所存在的危險類別、發生條件、可能產生的情況和后果等進行分析,找出危險點。其目的是控制事故發生。
1.2.2 危險點分析的必要性
危險本身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這是因為生產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是隨機的,特別是因為它受到作業人員的心理和精神狀態的影響,其次,危險的程度也難以確定。因此,為防止事故的發生,必須對作業中所存在的危險進行認真分析,找出危險點并全力加以“控制”。
1.2.3 危險點分析的方法與步驟
危險點分析的方法時:在詳細了解設備及系統的功能、結構以及運行情況后,根據工作任務、檢修項目及操作目的,對可能影響安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在分析危險因素時,應該對分析范圍加以限定,以便在合理的、有限的范圍內進行分析。列出所有影響安全的危險因素,找出危險點,提出控制措施。
危險點分析的步驟:
(1)根據過去的經驗教訓,分析本次作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
(2)查清危險源,即查清危險因素存在于哪個子系統中;
(3)識別轉化條件,即研究危險因素變為危險狀態的觸發條件和危險狀態變為事故的必要條件;
(4)劃分危險等級,排出先后順序和重點。對重點危險因素要優先加以“控制”或“處理”;
(5)制定控制事故的預防措施;
(6)指定落實控制措施的負責單位和人員,并且必須監督到位。
2 危險點預控
2.1 作業中危險點預控的一般步驟
(1)全面了解即將開展的作業情況,認真分析它的特點以及給安全工作提出的課題。同時,回顧在過去完成的同類作業中所積累的經驗教訓,作為預測此次作業危險點和制訂安全防范措施的參照。
(2)對大型危險作業項目,應事先召開會議對其進行分析預測,尋找存在的危險點,明確作業中應重點加以防范的危險點,并提出控制辦法。
(3)圍繞確定的危險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交底,還要有簽字。
(4)工作結束后對作業危險點預控工作進行檢查回顧,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在下一次同類作業前要把遺漏的危險點都尋找出來,并結合以前的預測結果,制定出更完善的預控危險點方案。